会议开了半天,目前只讨论出一个防御措施,完全没有取胜的计策。
“诸位,我们有了自保的策略,防御敌军的火攻。但如何取胜并无对策。还望诸君多给一些策略。”袁尚用眼睛环视众将和谋士。
想在水战上赢周瑜,比在陆战赢吕布难多了。周郎在水战和南方享有巨大的声誉,即便训练一年水军,袁军的水军将领也没有人敢拍着胸脯说能打赢周瑜,包括甘宁。
当然,这也跟袁尚军中求真务实、严谨严肃、反对说大话的风格有关。敢说大话,得先能打赢硬仗!吹牛避的人,袁尚从来都是当面斥责。
军中无戏言!
面对有些压抑的会议氛围,此时,贾诩站出来讲话了。
袁尚一看贾诩出列发言,就知道他必是有好的建议或者计策,不然这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不会出头说话的。
贾诩出列,对袁尚躬身施礼,说道:“主公!现如今我军在没能有特别成熟的破敌之策是因为敌军并无破绽!而同时我军实力不足!”
“哦?文和的意思是?”袁尚似乎被贾诩给启发了。
“主公,吴军暂时没有破绽是因为我军给的压力不够大!恕臣下直言,主公面对赤壁一战似乎过于保守了。”贾诩笑着说道。
“哦?文和不妨直说!本帅若有不察之处,诸位当为我查漏补缺。断不可看我有纰漏而不敢直言相告。本帅要的是忠臣,直臣,谏臣。而不是佞臣,媚臣,奸臣!文和当为本帅树立榜样!”袁尚大为鼓励贾诩,让他直言不讳。
贾诩见袁尚这么鼓励自己,也就开始说自己的意见了:“敢问主公,当今天下还有何人能与主公一战?”
“唯独孙权与周瑜耳。汉中张鲁和益州刘璋无非守门之犬,不足为惧!若拿下江东,则汉中和益州垂手得之!”袁尚回答道。
“按照主公的说法,这定天下的一战岂不就是赤壁一战与东吴的较量。若胜之则天下可定!也就是说这是一场大决战!”贾诩用意深沉的说道。
袁尚闻言轻轻点头道:“是大决战。文和说得好。”
众将也纷纷附和“胜孙权则天下大定!”“此乃决战也!”
贾诩忽然话锋一转:“既然是事关天下的大决战,主公却为何如此保守和轻敌?”
“哦?!保守和轻敌?!”袁尚思忖贾诩这句批评的话。
“主公恕臣冒犯,实在是臣有话想说。如今乃是主公与东吴的决战,消灭了孙权则其他诸侯望风而降!至此千钧一发的重要时刻,主公却只拿出来区区五万水军,十万步骑来战周郎。岂不是没有一扫域内的决心与气势?!”贾诩说到后面用炽热的眼神看着袁尚!
“我似乎明白文和的用意了!”袁尚感悟到贾诩说的“保守”和“轻敌”指的是什么了!
袁尚自从用兵以来,从来都是面面俱到,每每攻克一地,必要收拢百姓官员,安抚苍生,并留一部分军队守卫。而袁尚用兵如神,奇计百出,以往对战从不以军队数量取胜,而是以军队质量和超凡的计谋战胜敌人。
幽州之战,上党之战,濮阳之战,邺城之战,徐州之战,徐州二战,官渡之战,陈留之战,许昌之战,淮南之战,荆州之战,袁尚细数这些战役从没有用多于两倍兵力取胜的!很多战役都是以弱胜强,优势之战兵力也最多是敌人一点五倍到两倍!
然而当下袁尚坐拥北方和中原地区,实力上和势力上比原史中的曹操还要强大,加之对匈奴和乌桓的血腥屠戮和掠夺,以及屯田制很早就在辖地区域内执行,袁尚的整体财力、军力都是空前强大!
当下,袁尚若是全力出击,全部动员,能调动的兵力数量大的可怕!
贾诩给袁尚开始算账:
幽州、并州、冀州,三块区域乃是袁尚的老根据地,发家起家的地方,也是和平最早到来的三地,更是屯田制最早执行的地方,也是对北方少数民族掠夺的地方。这里袁尚屯兵在二十万左右,袁尚始终不想动,怕北方异族反扑,因此持续保持军力上的压制。
徐州、淮南、淮北等中原地区,人口数量大。虽然之前经过战乱,曹操、吕布、袁术都曾多次征兵,但是仍有驻军十万余人,主要负责戍卫许昌,徐州城,陈留等要地。
荆州和西北的凉州、雍州,虽然是袁尚新得的地区,但是很多门阀世族和降将降兵算来也有七八万人!而且这些军队都还保持着战斗力,尤其是刚刚收降的西凉地区的将士。
这些总共统计起来,有将近四十万军队!如果加上袁尚当下的十万步骑,五万水军,袁尚有将近五十五万军队可以调动!
五十五万军队!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是一个单单用数字就能吓死人的概念!
但袁尚却仅仅使用十五万军队来和孙权决战,实在是太过保守了!
袁尚瞬间想明白了,这是最终大决战了,是自己把压箱底的东西都拿出来的时候了!用他穿越前的语言来说就是,梭哈,梭哈,梭哈!
袁尚闻言后,一拍自己的脑门,果然如此!自己平日里光思考战争军力的“性价比”了,却忘了这是定天下的决战了!这个时候不要想着什么用最少的兵力获得最大战果的事情了!而是想着全力以赴消灭敌人的时候了!
宜将胜勇追穷寇,百万雄狮过大江!
原史中,曹操都整合了四五十万的军队,号称百万大军进攻赤壁。如今袁尚也应该倾尽全部实力扫荡江东!
随后贾诩继续说:“主公!五万水军,十万陆军,江东和孙权可以承受。但若是五六十万大军叩关,江东如何能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