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十一长大了(2 / 2)

“胜利了,当然开心。但是……姐姐,这只是一场战争,未来还会有战争吗?战争又何时才能结束,百姓何时才能过上安宁的生活?”

他喃喃自语道,声音中充满了对和平的渴望,那渴望如同深沉的海洋,无边无际。

风轻轻吹过,仿佛在回应他的疑问。秦诗玥微笑着递给了他一坛酒。

“战争也许不会结束,但只要我们想,最终就一定是和平的!”

夏墨枫闷了一大口酒,辛辣的酒液顺着喉咙流下,他却仿佛感觉不到。

他呆呆地望着满天星辰,明明深秋的北境寒风凛冽,可他却觉得浑身炽热,那颗心也燃烧了起来。

随后的日子里,秦诗玥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帮助北境西处发展经济的事业中。夏墨渊则开始与蒙憺、魏天商等人一同筹划下一步作战计划,毕竟柔然和奚丹一经开火,却未得到好处,又怎会舍得善罢甘休。且边塞民族生性倔强,即便知晓了大夏主帅回归,他们处于寡不敌众的境地,但非要争一口气,不到关键时刻绝不认输。倘若能捞得些好处,那对自身更是大有裨益。

北境的土地广袤而肥沃,然而由于长期的战乱,许多农田荒芜,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戎族和北川能够发展,那北境西边未尝不可走向繁荣。

秦诗玥身着一袭简单而整洁的蓝色布衣,衣袂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宛如湛蓝天空中的一抹流云。她的发髻简单挽起,几缕发丝俏皮地散落下来,为她增添了几分温婉动人的韵味。那明亮的双眸中,坚定和决心犹如璀璨星辰,熠熠生辉。她每日奔走于田间地头,与北境的百姓们亲切交流探讨。

“乡亲们,我们要好好利用这片土地,多种植粮食,让我们不再挨饿。”

秦诗玥的声音清脆而响亮,犹如黄莺出谷,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此时正值今年最后的种植时节,一旦错过这段时间,北境就会骤然冷下来,莫说种地,就连人都不愿出门。

她亲自指导百姓们改良种植技术,引入新的农作物品种——甘薯、番薯等作物。在田间,她毫不犹豫地挽起袖子,与百姓们一同劳作。汗水浸湿了她的额头,顺着脸颊滑落,可她却毫不在意,全情投入到劳作之中。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秦诗玥不辞辛劳,每日清晨便踏上走访的路途。她走过北境西处的每一个村落,与村民们亲切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她手中拿着一个小小的记事本,认真地记录下百姓们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除了农业,秦诗玥还关注到手工业的发展。她发现北境的妇女们擅长刺绣,但由于缺乏市场渠道,手艺无法变现。于是,她积极与周边的商人联系,为妇女们的刺绣作品寻找销路。她亲自设计图案,指导妇女们改进工艺,使得北境的刺绣在市场上逐渐有了名气。

为了促进商业交流,秦诗玥提议在北境西处定期举办集市。她带领百姓们搭建摊位,规划场地,还亲自号召,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商人前来交易。集市上,人声鼎沸,商品琳琅满目,百姓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秦诗玥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阻碍。一些保守的百姓对新的种植方法和农作物品种心存疑虑,不愿意尝试。秦诗玥便耐心地解释和劝说,用戎族和北川的实际成果打消他们的顾虑。

在秦诗玥的不懈努力下,北境西处的经济逐渐有了起色。荒芜的农田重新焕发生机,农作物丰收在望。手工业蓬勃发展,百姓的收入不断增加。集市日益繁荣,成为周边地区的重要贸易中心。

那边的临边之地,柔然时常犯境,肆意抢夺大夏边境百姓家中的粮食,甚至去大营捣乱。但如今的大夏军已非往昔,不再一味避让。只要柔然胆敢犯边,虽远必诛,故而近来战火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