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焦土策略(2 / 2)

在面对丘陵起伏的山林时,高杰基本上不会派士兵去冒险,而是会在不同的方向上同时放火,然后任由火势蔓延。

高杰的军事才能和铁血手腕,让他在东征军团中树立了极高的威望,就连济尔哈朗与良泰都对他既敬畏又佩服。

在本州岛和四国岛上,东征军团也遭遇到了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超过三十万人被紧急武装起来,正如同涓涓细流般向战场赶来。

高杰也随之改变策略,派出济尔哈朗快速穿插分割倭国军队,直至京都工业区腹地为止。

蒙古军团作为第二梯队,对被满洲骑兵冲乱的倭国军队,再次进行分割包围,配合第一军和辅兵军团逐一歼灭。

但在敌我双方兵力悬殊的情况下,以及倭国武士的视死如生精神,东征军团再也没有了刚开始的从容不迫,战事逐渐陷入了胶着状态。

在那风云变幻、局势波谲的时代中,马超统领着麾下劲旅雄踞福建,朱媺娖在湖广地区厉兵秣马,王小强则在河南整军备战。

三方势力遥相呼应,对倭寇盘踞的长江占领区,发起了一轮又一轮军事打击。

一时间,硝烟弥漫在长江沿岸,上百万人厮杀在一起,喊杀声震彻天地。

人民军组织的每一次进攻,都像是一把被全力劈砍下去的利刃,试图撕开倭寇那坚固的防线。

可倭寇绝非泛泛之辈,他们在经历了最初的慌乱后,逐渐从中悟出了门道。

他们察觉到人民军兵力分散的弱点,于是就迅速调整战略布局,开始将主力兵团往湖广和浙江境内集结。

他们对第三军团在长江北岸的疯狂挑衅,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只是派出水师舰船,沿长江一线防御。

铁了心要集中力量,突破人民军在湖广和浙江的防线。

倭寇摆出了一副两头大、中间细的奇怪布局。这看似诡异的阵型,却在实战中发挥出了巨大的威力。

他们集中优势兵力,对兵力相对分散的人民军发起了猛烈的反击,打的人民军有些难以招架,战场局势瞬间急转直下。

朱媺娖此前乘胜出击,士气高昂,想要一举拿下湖广地区的关键城池,对汉阳府、武昌府、黄州府发起围攻。

可随着倭寇主力军团的到来,战场态势也发生了巨变,人民军的人数优势,逐渐被倭寇军队的武器优势所替代。

但朱媺娖却并不以为然,依然希望能乘胜追击,在倭寇军队没有展开部署前,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皇家陆军、第四军团、白杆军,以及数万原大明地方武装,与倭寇军队展开了殊死搏斗,中国军队达成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誓言。

可无奈倭寇军队实力太过雄厚,战术运用得当,中国军队接连失败,最终因伤亡惨重,被迫退兵三百里才稳住阵脚,士气也随之跌入了谷底。

抗倭战争的形势急转直下,人们刚刚燃起的胜利希望,就在这一场大规模溃败中,似乎又变得前途渺茫,一种亡国亡天下的失败情绪在国内快速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