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个好消息,二舅舅一家也要进京了。
这一次朝中许多官员调动,二舅舅也从九江府调到京城,听说不日就要进京呢。”清涵笑着说起另外一个消息。
袁家三兄弟,老大老二都在朝廷里做官,袁家老二之前在九江府任通判。
这一次因为官员调动,被调到了京城,在户部做了郎中。
从一个六品通判到五品京官,也算是个不小的飞跃,正好袁大人也在,可以一家团聚了。
“大舅舅已经写信给三舅了,问三舅能不能将生意往京城这边挪,若是可以,一家人倒是能在京城团圆。
外公年纪大了,时常盼望儿孙团聚,如今大舅二舅都在京城,只差三舅。”
袁家老三在江南做生意,基本上还是袁大人在两淮任盐运使打下的人脉和基础。
这几年袁家老三的生意也是越做越大,听说最近开始经营海运了,也是个很能干的。
“舅母打发人来送信,说是让你们两个过去帮忙,收拾院子留给二舅三舅他们住。你俩还不快点儿收拾收拾,过去帮忙”
袁家当初买的宅子不小,加上府里人口简单,地方足够用,就算二房三房都来也不怕,完全够住了。
袁夫人那边忙不开,就送信给清涵,想让清雅清媛过去帮衬一二。
正好清雅清媛两个在家里也是闲着无聊,尤其是清雅,越闲着越是胡思乱想。
还不如去袁家帮着忙活忙活,人一忙起来,就没那么多心思了。
舅母喊她们去帮忙,清雅清媛自然不好推脱,于是赶紧收拾了一番,外头备了车,姐妹俩坐着车便去袁府了。
瞅着两个妹妹欢天喜地往外跑的样子,清涵也是哭笑不得。
清雅十四了,性子越来越稳重,这清媛也十二了,按说年纪也不小,可还是成天蹦蹦跳跳的没个正形儿。
“希望再过两年,清媛的性子能稳当下来,这成天毛毛躁躁的,还真是让人担心。”清涵随口念叨了一句。
“三姑娘本性就天真活泼,加上有太子妃和二姑娘护着,也没经历过什么风浪辛苦,自然不像二姑娘那么稳重。
太子妃也不用担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数,三姑娘这样也挺好,会有人喜欢她这性子,太子妃放心吧。”郑姑姑听了清涵的话,忍不住笑道。
“三姑娘才十二呢,离着说亲还有两年,太子妃也不用急。
这姻缘的事情难说,当初谁能想到,您会嫁给太子做太子妃如今二姑娘的亲事定了,三姑娘就是多留几年也无妨。
太子妃的亲妹子,就是年岁稍大一些出阁,旁人也不敢说二话。”
郑姑姑对清雅清媛这姐妹俩很是疼爱,在她眼中,清媛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很是招人喜欢,不愁着姻缘。
清涵一听这话就笑了,“姑姑,你比我还疼她们俩呢。
行啊,姑娘家也就是没出阁这几年还算逍遥,等着出嫁了给人家做媳妇,要侍奉公婆,要照顾夫婿,还要生儿育女,哪有一天属于自己
就让她们多享受几年自在的时光吧,如今也不是从前日子过不下去了,随着她们好了。”清涵被郑姑姑一番开解,倒是没那么发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