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 第432章 老鼠数量与转基因(下)

第432章 老鼠数量与转基因(下)(2 / 2)

对于吴平的说法,我们的记者团队从宁安市其他乡镇几位农民介绍中也得到印证,‘和育187’在当地种植非常普遍,‘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过’。在当地农村的街巷中也张贴着很多‘和育187’的广告。”

孙眉继续阐述道:

“9月16日下午,在江南乡、兰岗镇、宁安镇和海浪镇4个乡镇,我们记者调查团随机在10个村落的10片玉米地里掰取了玉米样本。

随后,我们前往宁安市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而该检验站是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认定的农作物种子检验标准实验室——对所获取的玉米样本进行检验。操作人员将玉米粒放入纯净水后,使用机器将其充分打碎、用力摇匀,静置片刻后提取一部分液体放入杯中。随后,操作人员将转基因快速检测试纸条——该试纸条由农业部官方推荐使用——放入液体中。几分钟后,试纸上仅在c线处出现一道红色杠,操作人员介绍,这表明样本根本就不含有转基因成分。

据宁安市农业局副局长马际说,每年3、4月份种子销售旺季时,宁安市农业部门都会对市场上的种子经销商所销售的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种子进行大面积抽检。据宁安市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提供的近两年种子抽检记录表显示,当地未发现过含有转基因成分的种子。

我们又在农业农村部下属的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官网查询发现,‘和育187’2012年通过吉林省审定(审定编号:吉审玉),2017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在‘是否转基因’一栏中均标注为‘否’。该平台也查不到网文提及的‘禾育187’。”

孙眉又道:

“这些年来一系列综合性调查的结论上,所谓的‘’农村已看不到老鼠了”’的说法是不实的。

监测显示,10年以来黑龙江平均田间鼠密度、鼠类数量呈增长趋势;未发现宁安市田间老鼠食用某种粮食后大面积绝育;农户家常有老鼠啃食玉米,灭鼠药也在使用。

所以,那篇网文说,‘现在由于种了转基因玉米,老鼠吃了之后,应该是绝育了,所以在农村已经看不到老鼠了’是纯粹的谣言。

我们采访了很多人,宁安市东京城镇农民徐波家的院子中,摆放了一个高3米左右的玉米楼,其四周和底部均为细密的铁网。徐波说,家里种的200多亩玉米主要用来喂自家养的鹿,所以需要储藏较长一段时间,细密的铁网是为了防止老鼠钻入玉米楼中啃食玉米。

徐波说:老鼠多得很,前几天我还药死过五六只。就算有这么密的铁丝网,老鼠还是会从顶棚的缝隙里跑进来。这些年他养的鹿、院里散养的鸡都吃自家玉米配的饲料,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不发情、绝育等情况。

这一说法与其他几位受访的农民基本一致,他们都表示未发现网文所提及的老鼠逐年减少甚至已经看不到老鼠等情况。农民们反映,当地的玉米垛中,老鼠依旧很多,老鼠药投放量也未见到减少。

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药械科科长林正平对我们介绍说,据省植检植保站进行的秋季农田鼠类监测显示,全省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平均田间鼠密度分别为6.1%、6.93%和7.14%,鼠类数量呈增长趋势。他还表示说,‘省内未发现田间老鼠在食用某种粮食后出现大面积绝育的情况。老鼠的繁殖能力很强,需要持续开展大面积的统一灭鼠行动以保护庄稼。’”

孙眉表情认真的说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我国在转基因作物的制种、种植上都有着严格规定。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未经批准生产、加工农业转基因生物或者未按照批准的品种、范围、安全管理要求和技术标准生产、加工的,……责令停止生产或者加工,没收违法生产或者加工的产品及违法所得;违法所得1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0万元的,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据了解,我们大夏国对转基因作物的研发监管严格,对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安全证书5个阶段进行安全监管,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要立即终止,不再进入下一个阶段。”

最后,孙眉表情严肃,目光坚定,郑重地说道:

“我愿以法律责任担保,第一,老鼠数量并未如传闻的那样减少;第二,网络上诸多被指的转基因品种,实则并非转基因品种;第三,即便一部分地方的老鼠数量真有减少,也是因为其他因素造成的,与转基因技术毫无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