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靠在椅背上,思绪飘回到了自己的上一世。在那原本的时间线里,转基因鲤鱼被批准上市是在2030年。十五年的时间差,意味着无数的机遇与改变。因为自己的穿越,推动了科普工作的开展,改变了大众对转基因技术的认知,也加快了科研成果转化的进程,让转基因鲤鱼能提前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这是他改变历史进程的有力证明。
回想起这些天来,为了宣传和推广转基因技术,自己四处奔走,举办讲座、撰写科普文章、参与学术研讨,遭受过质疑,也面临过重重困难,但他从未想过放弃。如今,看到转基因鲤鱼成功上市,张启知道,自己的坚持是值得的。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朱作言院士的电话。电话接通后,张启笑着说道:“朱院士,恭喜您啊!转基因鲤鱼上市,这可是历史性的时刻!”
朱作言院士爽朗的笑声从听筒传来:“小张啊,这也多亏了你这些年在科普和推动科研进步上做出的努力,没有你,这一天可能还得晚来好久。”
挂了电话,张启起身来到燕京大学的公园踱步,心中满是感慨。
他知道,转基因鲤鱼的上市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转基因技术成果等待着被认可和应用。而他,也将继续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为推动科技进步,改变更多人的生活而努力。
不久后,张启受邀参加了转基因鲤鱼上市的新闻发布会。
在发布会上,他面对众多媒体和公众,再次阐述了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和重要性:“转基因鲤鱼的上市,是科技造福人类的体现。它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检测,不仅能为我们提供更丰富的蛋白质来源,还能提高渔业生产效率,减少对野生鱼类资源的依赖。我们应该以科学的眼光看待转基因技术,拥抱科技带来的改变。”
而朱作言院士也发表了现场演讲。
“各位媒体朋友、亲爱的民众们:
今天,站在这里,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历经无数个日夜的钻研与探索,我们团队的转基因鲤鱼正式获批上市,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
我们研究多年的转基因鲤鱼,承载着我们科研团队多年的心血。从最初的理论构思,到一次次的实验验证,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我们在基因编辑技术上不断优化,只为让鲤鱼拥有更优良的性状。它生长速度更快,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上市规格,这意味着养殖户能有更高的收益,市场上也能有更充足的鱼类供应。
很多人关心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这一点请大家放心。在研发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评估。从营养学角度,它与传统鲤鱼的营养成分并无二致,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含量都在合理范围之内;在毒理学方面,经过了长期的动物实验,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而且,国家相关部门也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和监管,只有完全符合安全标准,才会批准上市。
这项成果的问世,不仅是对科研团队的肯定,更是我国转基因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为我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渔业科技领域的地位。我们将继续努力,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推动更多转基因技术成果走向市场,为大家带来更多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谢谢大家!”
发布会结束后,朱作言院士和张启院士被一群热情的记者和民众围住。大家纷纷向他提问,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信任。
张启耐心地一一解答问题,他知道,自己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着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看法。此刻,他肩负的不仅是科研的使命,更是向大众传递科学知识的重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