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怎样辨别哪些是转基因食品,哪些是非转基因食品?
问这个问题,可能是相信了广为流传的《转基因食品识别指南》顺口溜,那是谣言。那个顺口溜把杂交小米、甜玉米、紫薯、硬番茄、小番茄、蒜瓣不均的大蒜、白色洋葱、彩椒、匀称的胡萝卜、长条茄子、黄叶大白菜、紫甘蓝都视为转基因,好像转基因食品随处可见,其实这些都不是转基因。我如果一个一个详细解释,需要两三个小时,今天时间不够,我只能简要解释:这些特色农产品的大小、形状、颜色、口味等性状都分别由本身的许多个基因决定,根本没必要转基因,即使转基因也改变不了大小、形状、颜色、口味。不相信《转基因食品识别指南》顺口溜,识别转基因就简单了。我国1996年批准转基因延熟番茄商业化种植,后被常规延熟番茄取代。延熟番茄就是硬番茄,现在的番茄大多是硬番茄,其中可能有转基因的,但是比例极小。我国1999年批准转基因抗病毒甜椒商业化种植,后因抗病性不强被淘汰。现在的甜椒或许有转基因的,比例也极小。我国2006年批准转基因抗病毒番木瓜商业化种植,现在的番木瓜基本都是转基因的。我国有转基因水稻、转基因玉米,但是没有种植。我国2017年批准进口转基因大豆9500多万吨、转基因油菜籽400多万吨,都用于榨油,包装上都有转基因标识。我国也进口少量转基因玉米,用作饲料,人吃不到。
09富钾、富硒、富含某种矿物元素的转基因食品吃多了,矿物元素会不会沉积在体内导致中毒?
这个问题中的概念是错误的。目前的转基因不具有富集矿物元素的功能。如果转基因作物富钾、富硒、富含某种矿物元素,那是土壤和肥料使然。这样的土壤和肥料,非转基因作物也会富钾、富硒、富含某种矿物元素。富钾、富硒是好事。人体普遍缺钾,这是因为吃蔬菜、水果少。人体每天需要摄入3克钾,实际摄入不足2克。如果摄钾过多,也不会沉积中毒,因为肾脏可以排钾,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因为不吃也排,所以容易缺钾。不弱肾病患者排钾不畅,摄入钾多了就有可能“高血钾”。关于硒,土壤普遍缺硒,那么农产品含硒就很少,但是只要饮食正常,人体一般不会缺硒。据说硒可以抗癌,所以宣称富硒的食品、保健品大行其道。只要他不骗人,只要你不嫌贵,但吃无妨,因为人体对硒的耐受量是需要量的10倍。你的胃就那么大,吃不了10倍的富硒食品,你也不可能吃10倍的保健品,所以硒不会在体内沉积导致中毒。在体内沉积导致中毒的往往是重金属元素,这个需要注意。
10怎样分辨转基因食品和使用激素的食品?
转基因食品和使用激素的食品是两码事,没有必然的联系。
怎样分辨转基因食品前面说过了,不再赘述。只说使用激素的食品。
激素分为动物激素、植物激素,两者风马牛不相及,动物激素对植物不起作用,植物激素对人和动物也不起作用。动物激素有人工合成的,如胰岛素、雌激素、生长激素等等。曾经有谣传,说儿童奶粉掺有雌激素,让儿童早熟,有关部门检测证明不含雌激素。从经营角度考虑,雌激素价格比奶粉贵得多,价格不变而掺入激素,厂家不会那么傻。目前许多人相信饲料中掺入了生长激素,不然,肉鸡怎么能40天出栏,生猪怎么能4个月出栏?
殊不知,生长激素价格很贵的,掺入饲料会赔钱的。鸡、猪长得快,主要是品种的特性,这样的特性是定向选育的结果,这样的定向选育在100年前就开始了。如果只饲养长得慢的笨鸡、土猪,我们餐桌上的肉要减少一大半。品种鸡、品种猪长得快,营养平衡的配合饲料也功不可没。
楚,那么就可以模仿其分子结构进行人工合成,合成的产品叫植物生长调节剂,这属于农药,但毒性微乎其微,对人和动物无害。瓜果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很普遍,原理是这样的:我们吃的瓜果在植物学上叫子房,子房上有花柱,花柱顶端叫柱头,柱头接受花粉,花粉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纵穿花柱进入子房释放精子,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种子,种子生长过程中,子房产生生长激素,生长激素使子房膨大,膨大的子房就是瓜果;是生长激素让子房膨大,那么即使不受精,只要有生长激素,子房就可以膨大;于是就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让瓜果结得更大;自然授粉不是百分百,不授粉则不结瓜果,但是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即使没有授粉也能结瓜果,也就是说,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让瓜果结得更多;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可以让瓜果长得更好,避免歪瓜裂枣;“歪瓜裂枣”这个成语的植物学意义是生长激素分布不均,以黄瓜为例,黄瓜的“大肚”是因为生长激素太多,黄瓜的“细腰”是因为生长激素太少,均匀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黄瓜就长得圆直匀称,现在的黄瓜那么好看,都是使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不用担心植物生长调节剂滥用,用多了,得不偿失,比如西瓜,用多了会炸裂。
11能不能把植物的基因转到人类身上?每天晒晒太阳就饱了,再喝点水。(笑声)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是植物细胞里的细胞器,它是一座微型的有机工厂。现在还不能通过转基因技术让植物的A物种产生b物种的叶绿体,植物之间尚且如此,那么让人的皮肤产生叶绿体就只能是科学幻想,不过这个幻想很阳光,而有的幻想很阴暗。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杨青平,河南日报退休高级编辑、大河健康报退休总编、中国新闻奖获得者、河南农业大学兼职教授。本次演讲在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