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有线电报通信(2 / 2)

接收信息的方式说完了,那么发报员又是怎么控制电流中断进行发报的呢?

这个更简单,就是电路的闭合。

不过为了发报方便,一般会将电路闭合开关做成有弹簧可以进行复位的电键。

电键按下时,两个触点接触,电路形成回路通电,电键松开时,弹簧顶着电键脱离接触,电路断开不通电。

又为了方便发报员知道自己发报信息是准确的,一般也会配套装上接收端一样的发声装置,称为蜂鸣器,让发报员按下电键时也会有滴声。

如此只需要在供电线路中接出一套电路连接两个发报机,就能实现有线电报通信。

城市与附近城市之间有通信需求,就布置一条连接两座城市的专用通信电线。

如果是远距离信息传输,发报端与接收端距离间隔太远,用一条超长电线连接不现实,电线如果断了想要排查问题的成本太大。

那就需要让城市与附近每个城市都有一条专用电线连接,建立一套国家电报通信网络。

发报端将信息传递给隔壁城市,隔壁城市的电报人员再将信息传递给下一座城市,以此类推就能实现超远距离通信。

有线电报传递信息的速度非常快。

电流在铜导线中的传播速度接近光速,哪怕电线从地球的北极连接到南极,电流也能在瞬间形成回路。

真正影响有线电报通信效率的还是人的因素,时间全都用在了发报员和收报员的层层接发过程。

但其通信效率也远远不是驿站系统下靠马儿奔跑送信所能比的。】

看着天幕介绍出的电报通信科技与应用,古人们立时群情激昂。

“这个电报通信网建成后,地方与朝廷之间就再也没有距离的隔阂了!

朝廷接发情报所需的时间会骤减,行政效率会极高,应变能力会极高,对国家的控制力会极高!

国家将真正变成铁板一块,牢不可破!发展速度甚至有望堪比后世的改革开放!”

“今后我天朝的军队不论走到哪里,疆域开辟到哪里,朝廷都能通过电报第一时间知晓。

这天底下纵有七大洲五大洋,我天朝也有能力掌控。”

“这个科技几乎没有难点,发电技术就已经涵盖了这些原理,材料和技术都是现成的,只有绝缘层我们现阶段还没有解决。

不过电线裸露也无碍研发,至于振动膜片虽然还不确定能不能按天幕视频的样子造出来,但电灯一样可以作为信息表达。

我们电力一组敢下军令状,三天之内造出一套原型发报机!”

“可那也只是原型机,电力远距离传输可以用电线杆撑起电线,但接通到具体房屋和用电器的电路还是得有绝缘层。

小规模的绝缘还可以用陶瓷、布匹、树脂,但规模大到家家户户都要用,就必须得用可塑性和可靠性更强的橡胶或聚氯乙烯作为绝缘。

没有绝缘层就没法大规模应用,电气化就没法高速发展,有线电报网自然难以先一步实现。”

“天幕在石油篇提到过,论可塑性和绝缘性,以石油为原材料裂变并化学加工出来的聚氯乙烯更适合做导线。

天然橡胶耐热性和耐老化性较差,反而不如聚氯乙烯这个替代品。

橡胶原产地远在太平洋彼岸的美洲大陆,一路开辟远洋路线到那里采集橡胶再运回来不现实,从美洲弄来种子在东南亚地区种植耗时又太久,橡胶成树到可以采胶需要近八年,有那功夫,我们怕是都能完善石油加工技术和化工技术,攻克聚氯乙烯研发难题了。

所以未来电气化的重点,还是得调出相当的资源和人手,对石油加工和化工进行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