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风流俏佳人 > 第527章 洪峰噬阙

第527章 洪峰噬阙(2 / 2)

“好小子!”辽皇仰头大笑,眼中毫不掩饰地流露出赞赏,“当真是年轻一辈中的翘楚!”

杨炯不置可否,听着身后逐渐逼近的喊杀声。他心里清楚,南门战事已经到了万分紧急的关头,当下也不再废话,直截了当道:“您老要是还有什么手段,就别藏着掖着了,尽快使出来吧!”

辽皇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一丝惊奇:“小子,你怎么就断定朕还有后手?”

“您老少年时就领兵出征,以三皇子的身份在激烈的夺嫡之争中胜出,最终登上皇位。这其中的艰难险阻超乎常人想象,以您的谋略和手段,绝不会仅拿出这点本事。

再者,我进军至此,一路上遇到的种种阻碍,无论是千斤闸,还是守军的调度,目的都只是拖延我的进军速度,既没有对我军实施包围歼灭,也没有死守战略要地。这显然说明,您在等待某个时机,准备发动致命一击。”杨炯紧紧盯着辽皇,条理清晰地分析道。

“啪啪啪!”辽皇用力鼓掌,脸上的欣赏之意愈发浓烈。

紧接着,他神色一正,沉声问道:“既然分析得如此透彻,那你可猜到朕在等什么?”

杨炯缓缓摇了摇头:“我不是神,不可能知晓一切。就目前局势而言,昭德殿守军不到万人,城外援军虽有数万,但远水救不了近火。既然不是依靠兵力,我一时也想不明白,您究竟有何依仗。”

辽皇嘴角噙着一抹轻笑,随意摆了摆手,居高临下地看着玉阶之下的杨炯,悠悠说道:“这个,你很快就会知道了。不过,有件事朕一直想不明白,你能否为朕解惑?”

“请讲!”杨炯神色镇定,内心却如翻江倒海般,迅速权衡着当下局势。

此刻,他手中兵力不足两万,贸然发动攻击,不仅难以立刻除掉辽皇,还极有可能让耶律南仙陷入绝境。想到这里,杨炯暂时按捺住冲动,顺着辽皇的话回应下去。

“你明知此番前来,极有可能背上弑君之名,即便侥幸成功,也未必能得到实质性好处。”辽皇顿了顿,直视杨炯,问出了萦绕心头许久的疑惑,“那究竟是什么,让你一定要做呢?”

在辽皇眼中,杨炯是个极为特别的人。他聪慧过人,却又重情重义,明明知晓结局,依然选择义无反顾。这与辽皇以往接触的那些追名逐利、老谋深算的权贵截然不同。

杨炯的所作所为,在他眼中,宛如一个为情痴狂的将军。然而,辽皇又很难相信,杨炯这样的俊杰会被儿女情长左右判断。

杨炯没料到辽皇会抛出这个问题,苦笑着看了耶律南仙一眼,语气中满是无奈:“我还有别的选择吗?她甘愿被囚禁于此,不管是真是假,我都无法坐视不理。”

“仅仅是为了儿女私情?”辽皇眉头紧皱,眼中满是不解。

杨炯缓缓摇头,神色变得愈发凝重:“从感情上说,我亏欠她太多。她毫无保留地付出一切,这份深情,我不能辜负。

从大华的利益出发,一个与我相识、相知的人掌权,更有利于两国百姓休养生息,维持和平稳定的局面。

往大了说,我认同他们的治国理念。民族融合是大势所趋,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大华百姓并非生来就该种地,契丹百姓也并非天生就得放牧。同样,大华人不能只会种地,契丹人也不能只会放牧,我们应当赋予所有人自主选择的权利,而不是替他们做决定。”

辽皇静静听完,对杨炯给出的前两条理由,倒是认同。但一提到民族融合,他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内心更是充满抵触。

这些年,大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诸多变化,契丹百姓的生活愈发多元,放牧、经商、读书、种地,各行各业一片繁荣,国库也跟着日渐充盈。

可辽皇却敏锐地察觉到,契丹民族骨子里那份锐意进取的冲劲正悄然消逝。越来越多的契丹人从马背上下来,转而买房置地,试图以耕读传家。

太子和南仙主导的改革,仅仅推行了几年,就带来如此巨大的改变,这让辽皇心惊不已。

遥想当年,先祖凭借八百皮甲起兵,在各部落的鼎力支持下,才成功建立大辽国。多年来,先祖定下的辽华分治、以辽治华、用华不分权的祖训,一次次被历史证明其正确性,在辽皇心中,这是不容置疑的铁律。

在他看来,若是任由太子的改革持续推进,要不了几代人,契丹民族要么被大华彻底同化,从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要么被赶回漠北,失去祖宗留下的这份基业。

一想到这些,辽皇心中的忧虑和不安愈发强烈,对于民族融合这一理念,他绝不可能有丝毫妥协。想到双方在这一根本问题上的巨大分歧,辽皇顿时没了继续交谈的兴致。

他目光冷冷扫过漫上玉阶的积水,声音冰冷道:“小子,你们败局已定。如今连老天都站在朕这边,我倒要看看,你们还能如何翻盘!”

话刚落音,辽皇便毫不犹豫地用力挥手下令。

身后飞狐司大总管心领神会,一步跨出,动作干脆利落地向空中连续扯出三发黄色信号弹。

刹那间,三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划破天际,耀眼的烟火在空中短暂绽放后转瞬即逝。

同一时刻,禁卫军们齐齐奔上昭德殿的玉阶平台,有的甚至熟练地抛出飞爪,攀附上屋檐,还有些迅速脚缠绳索,攀上梁柱。

杨炯紧紧盯着眼前这一幕,大脑飞速运转,各种念头在脑海中不断闪过,却始终猜不透辽皇此举的意图究竟为何。

就在他满心疑惑之时,皇城北门突然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紧接着,轰隆轰隆的声音如滚滚闷雷般迅速传来。

杨炯猛地抬头看去,当看到那汹涌而来的波涛时,瞳孔骤然紧缩,一股寒意瞬间涌上心头。

他来不及多想,声嘶力竭地转身大吼:“河水倒灌,撤退至高地!”

杨炯一人当先,踏尸跃至安德殿藻井残梁,忽觉靴底隐震,安德殿殿基竟随水势渐倾。

时,夜雨倾天,洪峰噬阙。

蟠龙柱迎洪而倒,琉璃瓦逐浪浮沉。

析津府皇城转瞬化作一片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