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朝,李世民也没避讳什么直接让阿难宣布了在长安城内建造一个书籍馆的事情,并责令工部尚书李大亮亲自监工限期完成,另通令全国借阅孤本奖励献书者。同时也把颜思鲁也搬了出来,果然有了老颜头的背书,就连一向铁头的魏征也没有说一句不字,只是在李泰负责书籍馆的事上谏言,最后李世民无奈加了个副职高士廉才算通过。
而与此同时长安县衙也贴出了一份告示,内容与万年县基本相同,就是年前梳理多出来的土地全部承包出去,并且给出的政策也一样,这下长安的百姓沸腾了起来,于是长安县衙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其中有一位老者站在队伍里,正对着旁边的人吹嘘:“昨日我进宫询问了陛下关于这土地承包之事,陛下还夸我问得好呢!这不今日就让长安县衙出了公示!”
旁人听了,都露出羡慕的神情。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年轻人,他上下打量了老者一番,质疑道:“老人家,您可别吹牛了,陛下日理万机,哪有功夫跟您细聊这事儿。”
老者涨红了脸,急道:“我怎会说谎,昨日我和一个老哥一同前去的,不过那老哥可能是年纪大了,刚到宫门就谎称有事走了,可能是吓坏了,没办法我为了长安县百姓们的生计,只好自己硬着头皮进了皇宫,太子当时也在场,还有两个亲王,他们也觉得我问得在理。”
年轻人依旧不信,正欲再反驳,突然队伍一阵骚乱,原来是县衙的人出来维持秩序。待秩序恢复,那年轻人也不再与老者争论。老者心中暗自得意,想着自己这番话定是震慑住了众人。他挺直了腰板,继续在队伍里等待着办理土地承包的手续,憧憬着未来有了土地后的好日子。
散朝后李恪不出意外的被李世民叫到了偏殿,见礼以后李世民便开口道:“说说吧,你是不是故意的?还有活字印刷这么好的东西你怎么不提前和朕说,如果提前告诉朕的话,那……那也不至于这么被动!”李世民其实是想说那样就能为皇家争取到更大的利益,但觉得有些不妥便换了种说法。
“启奏父皇!儿臣以为都知道呢!所以才没有禀报父皇,还请父皇恕罪!”
“呃……你当真不知书籍如何印刷的?你当真不知阴版和阳版的区别?”
“儿臣的确不知!儿臣始终以为书都是这样印的呢,因为大食的那个老头就是这么告诉儿臣的,儿臣觉得一个胡商都知道,肯定是偷学我大唐的技艺所以……”
“哼!朕就知道你嘴里没实话,是不是教你数学的那个大食老头呀!行了!朕也懒得管你是怎么得到的法子。这次没让你负责书籍馆的事你没有什么不满吧?”
“全凭父皇做主!”
“还有些怨气,不过朕这也是为了你好,你和杜构那个书店你就别分润了,朕知道你不差这点钱,虽然克明临行前委托过你,但这事朕替你办了!”
李恪一听:得!没自己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