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
皇帝一言出口,除了蒯彻、陈平等有所预料的人,其余大多面露惊色。
特别是那些出身燕赵的臣子。
“陛下,邯郸之地,古来形胜。其西靠太行可绝敌患,北能控扼燕地,往南可入中原,东可眺望齐鲁,故昔日赵国迁都于此,乃国都之上佳选择。陛下不可听人胡言,弃邯郸而迁都于他处!”
许多人张口反对,大谈邯郸的好处。
司马卬这位赵系的代表人物,同样没有干坐。
他高声道:“陛下举义,北取燕赵,于邯郸为王,在此大破秦军而席卷天下,燕赵子弟出力甚众,河北乃是陛下之根本,不可轻易弃之啊。”
唐国的都城在邯郸,那这里肯定会成为天下发展最好的地方,光是国民待遇都要高人一筹,赵人哪能轻易接受迁都。
赵人不想迁都,其他地方的人想啊。
邯郸在河北,气候水土、饮食风俗与南边大为不同。
河南出身的臣子,特别是那些来自江淮的楚人就有许多不是很适应这里,现在听到皇帝想要迁都,立刻就来了精神。
“陛下虽在河北壮大,可举义在泗水,又是陈地出身,实则根基在于荆楚。昔日楚地为项氏所窃,故我大唐不得已定都在河北,今项氏已灭,天下大定,陛下自当迁都于陈啊!”
阿牛这个文宣将军率先开口。
葛婴跟着嚷了起来:“就是就是,这大唐的天下又岂只是你们河北人打下的咱楚人才是元从!昔日楚国定都在陈县,义帝举事也定都在那里,就连项梁那老贼也以陈县为都,可见咱楚地的陈县才是好地方!我看就该把这个国都迁回陈县才是!”
紧接着,岳成、罗云、邓说、伍徐、张黡、陈泽等人接连附和,声势浩大,毫不输于河北系。
就连丞相吕青和舒欣两人也都有所意动,不过他们地位较高,心态比较稳,没有贸然开口。
若换到其他事情上,司马卬、韩忠、剧武等人可能会因为楚人势大的缘故选择退让,但国都之事乃是天大的利益,他们河北人要是放弃那可就亏大了,故而当场据理力争,毫不退让。
“邯郸好!”
“陈县好!”
“不能迁都!”
“就该迁走!”
殿中多有武将在,他们这些人的情绪上头后,很快就控制不住音量,当面叫嚷起来,一个个争的面红耳赤、口水乱喷。
甚至还有人下意识的摸向腰间,幸好是入殿前就解了剑,否则保不齐闹出什么事来。
饶是如此,整个殿中还是被各种叫骂声充斥,甚至有人骂着骂着搞起了地域攻击。
“毫无规矩,无礼至极!无礼至极啊!”
叔孙通站在殿尾,看的摇头不已,寻思着该想办法劝皇帝好好定一定这上朝的礼仪规矩了。
别说是他了,就连帝榻上的吴广也是眉头直皱。
让你们好好议个事,咋就吵成了这样
这是一点都不将自己这个皇帝放在眼中啊。
这场景以前也出现过,可那会儿吴广还没称帝,忍忍就过去了。
现在当了皇帝,还要看你们对喷吵架是吧
“肃静。”
吴广大声说了一句。
没人理他。
啪!
皇帝重重一拍案几,用力之大,差点把上面的玉玺给崩了下去。
巨大的声音将争吵的众人吓了一跳。
他们寻声望去,见到皇帝正冷冷的看着,这才回过神来。
糟了,吵着吵着就把皇帝给忘了。
“臣等万死,还请陛下恕罪。”
阿牛、葛婴、司马卬、韩忠等刚才叫嚷的群臣连忙俯身告罪。
吴广这才点点头,冷声道:“诸君现在都是列侯公卿,有所身份,在这朝堂上怎能如此做事吵成那样,有何用处。朕不希望再看到刚才那般景象了。”
受到皇帝警告,刚才吵架的臣子再度告罪请饶。
旁边的陈平、张耳、陈馀、司马欣等人看的暗笑,刚才可真是看了场好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