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汴夏 > 第三十四章 洁癖

第三十四章 洁癖(2 / 2)

秦桧听到了,在赵榛耳畔感叹道:“得过且过,绥靖不备。国家军事就是糜烂在这些人之手。”

半天来,赵榛对王襄也了解了一些。

秦桧所言不菲。王襄此人虽被赵桓赋以重任,但似乎消极避事。不像个有作为、有担当的人。想了想也释然。赵桓若真能知人善任,怎会导致国家覆亡呢?

宴席早已备好。

席榻上,当中摆了三张矮几。下首又分作两排,摆好酒馔菜肉。

与时下逐渐流行起来的会食不同,今次宴席仍采用分餐就食。赵榛坐在当中矮几的中间,王襄坐在左侧,秦桧坐在右侧。折彦质坐在下首左排第一个位置。其他位置,由赵榛、王襄随行人员以及折彦质麾下坐掉。当中自有讲究,赵榛不去管了。

朱大泰本来也有座位。不过他坚持不坐,执意要站在赵榛身后护卫。他虽然卸下了盔甲,换上劲装。但赵榛知道他怀中揣着匕首,一刻也未松懈。便点头算是同意了。沈汉也学着他的模样,守卫在赵榛身后。

折彦质接风敬语言罢,晚宴便算开始。

席间有美女倒酒,席下营妓伴舞。

王襄端起酒樽,见赵榛只是轻轻地呡了一小口,微微一笑。毫不介意地一饮而尽。

秦桧也不饮酒。见赵榛不善饮,暗暗地报之微笑。

酒的色泽较浊,口感不及遇仙楼的佳酿。不过,在军营中能有酒饮已算不得了的事。哪有那么多讲究?

赵榛见王襄虽贵为西道总管,但似乎对酒水不甚讲究,不是个挑剔的人。想了想道:“看来王大人也是豪饮之人。这样罢,本王不擅饮酒,就由本王的侍卫朱统领代本王敬王大人与诸位大人。”

朱大泰见酒眼开。因为职责在身,强行忍住了馋劲。赵榛一发话,那还得了?等营妓为他倒满酒樽时,急不可耐地端起来便敬王襄:“王总管,卑职敬您老人家。”

王襄看出朱大泰馋酒,有意拖延道:“你敬我?是何由头?”

“额……卑职奉命敬您。”

“哈哈,只听说奉命打仗,哪里听过奉命敬酒的?这个不算,你得再说一个。”

“啊……嗯……”

朱大泰憋了半天,没憋出词来。美酒就在眼前却喝不上。肚中的馋虫,不断挑拨着他。突然,朱大泰如醍醐灌顶一般:“啊!唯有喝酒……留美名,啊,王爷曾经说过。王总管,喝酒才能留美名啊,你想不想留美名?要想留美名,那喝还是不喝?”

“噗……”

赵榛正在喝茶漱口,被朱大泰逗得将满口的茶水喷了出去。那天,他在遇仙楼劝沈充,用了李太白“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佳句。想不到朱大泰有心能记下来。不过,记得似乎歪到地平线外了。

王襄一愣,旋即开怀大笑。

“喝!怎能不喝?本官想留美名,怎敢不喝啊!”

两人把酒一股脑倒进嘴里。

王襄一边等着营妓斟酒,一边笑道:“有趣,有趣。朱统领是个有趣的人。”

朱大泰要敬秦桧,秦桧轻轻摆手。赵榛于是示意道:“代我敬一敬折大人。”

王襄看着朱大泰下榻,虎背熊腰、威风凛凛。一挥折扇,由衷地赞叹:“真是信王左膀右臂啊。唉……我为西路都总管,却遍寻不得这般孔武有力的猛将。”

秦桧戏谑道:“王总管便找信王借用一下又如何?”

王襄赶紧用折扇掩住脸,自顾自边饮边说:“说笑,说笑。信王心头上的人,我岂敢觊觎。”

赵榛微微一笑。知道他所言仅仅是逢场作戏,算不上真话,没必要接茬。不过,看得出来王襄对朱大泰颇有好感。

有的时候,共同的爱好容易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至少,在交往的初期,容易消弭陌生感。

王襄手握折扇。这个时代,已经出现了折扇。不过,仍是个新鲜事。黄色的扇绢上题着字。赵榛趁着他掩面的机会,轻声读了起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嗯……这不是东坡先生的《定风波》吗?”

赵榛读了两句,舍不得停下来。继续读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词,好词啊!此意境,此精神,东坡先生真可当得古今第一词人啊。”当下赞不绝口,连连夸赞。

王襄一把将折扇收起来。将扇骨贴在脸上,不可思议地问道:“殿下年纪轻轻,也能体会东坡先生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