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始料不及他会突然流泪,有些措手不及,赶忙问道:“太上皇何出此言?”
赵佶的泪水一经流出,像扯不断的线,再也止不住,先是抽泣,后来发展成捧着脸嚎啕大哭。
悲情绝不是假的。
赵桓看得目瞪口呆,不知如何安慰是好,只能随他去。
赵佶如此痛哭,赵桓的眼圈不自觉跟着红起来。
周围太监侍女无不诚惶诚恐,没人敢出声劝慰。连一贯陪着赵桓的贴身内侍邵成章也不敢轻易出声,只交代太监侍女把头低下去,只当没看见没听着。
赵佶哭了一阵,哭声慢慢再变成抽泣。
又过了一会,他才撤开双手,双眼又红又肿,脸上都是泪斑,本来养尊处优、红光满面的脸,尽显颓态、老态。
赵桓忍不住将自己的龙帕递给他。
赵佶接过来,将泪水擦去后,然后将龙帕紧紧地攥在手中,缓了一口气,对赵桓道:“老拙一不该,不该在位时独宠郓王,让官家担惊受怕。”
赵佶这么一说,好似戳中赵桓胸口最柔软的一块,喉头顿时有些哽咽,眼泪几乎夺眶而出,却不相信这话出自赵佶之口。
赵佶便将那时的苦衷说了说,无外乎朝中宫内各方各派的一些争斗史,他亦无能为力。
赵佶有心寻求赵桓谅解,便把宠爱赵楷的所有责任都推出去,言下之意都是不得不这么做的难处,又小心翼翼地贴了许多好话,哄赵桓宽心。
有些事赵桓也是第一次听说。
听了之后,以他如今身在帝位的角度去看,倒觉得赵佶确有难言之隐,听起来确是错怪赵佶了。
赵桓亦清楚父亲所言真真假假,不能全部当真。
但赵佶有此态度,赵桓内心有些感动。
二人本是父子,彼此之间消解误会只不过缺了一道契机。
赵佶肯拉下脸面,亲自向赵桓解释致歉,赵桓这块心事慢慢消融了。
赵佶见赵桓脸色缓和许多,故意顿了顿,拉了拉赵桓的手,以示亲密,才道:“老拙二不该,不该年老昏聩,在镇江时常发敕命,影响国家大事,更让官家左右为难。”
赵桓又一桩心事被赵佶说中。
再听赵佶道来,满是懊悔自责之情,溢于言表,看来真切悔过。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权力面前,谁能抵挡住诱惑?
彼时赵佶刚刚交出帝位,恋栈权力实属人情必然,换自己又能高明到哪去?自己就能忍住权力的诱惑?
设身处地一想,赵桓感觉已经全部原谅了赵佶。
不知不觉间,赵桓曾经的恨意全部烟消云散,忍不住握住赵佶的手,道:“父皇……”称呼不知不觉又改了。
赵佶不等赵桓回应,拍了拍他手背,再道:“老拙三不该……”
赵桓心头一惊。
前面两件事一直窝在赵桓心上,如鲠在喉,每每想来抑郁得很,除此以外,倒对赵佶没有其他看法。
莫非他还有什么事瞒着自己?
赵桓心一提,不知父亲口中会吐露何样秘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