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一副过来人的姿态,信心满满地说道:“当初我生俊业时也是这样,后面我就是在蓬莱弥陀寺烧香,才来的俊业。”
“不要不信,那弥陀寺灵验着狠呢?”说到这里,赵氏眼光灼灼,有带着一份神秘兮兮的表情,“当初俊业一岁多的时候,我和他爹一起带俊业去还愿,结果那主持普照大师看过俊业相之后,就说此子天生贵相,日后必定是大富大贵之人。”
“真的?”王瑞兰似乎也开始动了凡心了。
赵氏点头如捣碎一般,“真的,他爹在时候,家里只要有不遂事,我就去那里烧香拜佛,每每都能如愿。”
“既然如此,待晚间我和俊业说一下,明日就去吧!”
王瑞兰小声地说道。
赵氏赶紧做了一个禁口的手势,道:“俊业从小到大,都不怎么信佛,到时候千万别直说我们是去拜佛求子的,就说去看风景的,去了之后,顺势去寺庙里看看 ,不跟他说就行了,只教我俩心里明白就行。”
王瑞兰聪明地点了点头。
待李俊业从望云回家之后,王瑞兰委婉地告诉他赵氏明日想他们和自己,一起要去蓬莱阁看看雪景。
李俊业想也没想的答应。
……
清早,李俊业就去赵氏房中问安。
见儿子竟然这么痛快的答应了,心怀鬼胎的赵氏格外高兴,在桐叶和竹心两个大丫鬟正在给他穿戴,今日的赵氏穿得格外的华丽。
登州府城与蓬莱阁并不远,出城就到,明朝时还在蓬莱阁附近修筑了登州水城,既是一个水军基地,也是一个优良的商港。
在家中匆匆走过了早餐,老钟早已备好了马车,赵氏和王瑞兰上了马车,李俊业则依旧在前面骑马,带着一队亲兵,慢悠悠地向蓬莱而来。
刚到长街之上,就听到了街道两旁不绝于耳的吆喝声,路上络绎不绝的行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赵氏悄悄地打开了车窗一角,不停地向着外面眺望,和王瑞兰一起在马车上有说有笑。
李俊业骑马走在前头,在一个路口时,李俊业却见到一个红妆锦衣少女,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骏马,从自己眼前像一团火似的飘过。
那少女不是别人,正是前不久在钟木夫妻摊上,掉了钱包,没钱付账的少女。
不是李俊业对于他特别上心,而是那少女在大街上骑马,实在是太引人注目了。
在登州李俊业还从未见过女子骑马,还能将马骑着如此娴熟,她在身后还跟着一个骑马的丫鬟,实在是太吸引目光了,几乎全部的人同时将目光落在他得身上,还有不少人,对着她们指指点点,认为有伤风化。
李俊业眺了一眼,那少女似乎是从北门方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