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好古站在一旁,满意地看着这一切。他心中暗自思忖:“照这样的速度,恐怕用不上一天的时间,全部粮食就能安全抵达南岸了。”
看着转粮的士兵们已经进入了正轨,张好古又开始组织起其他的人马来。他命令赶车的人员将马匹卸下,然后牵着马小心翼翼地走过黄河。马匹们似乎也感受到了任务的重要性,它们迈着稳健的步伐,跟随着士兵们顺利地渡过了黄河。
马车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缓缓地被拖到了黄河南岸。一到南岸,原本寂静的岸边顿时变得喧闹起来。士兵们像是训练有素的机器一般,迅速而有序地行动着。他们动作敏捷地将一袋袋粮食从船上搬下来,然后整齐地码放在马车上。
张好古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他看到士兵们虽然忙碌,但每个人的脸上都透露出一种专注和认真。他心中暗自点头,对这些士兵的表现感到十分满意。
然而,张好古并没有让马车立刻出发。他深知士兵们已经连续忙碌了大半天,身体和精神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如果此时不给予他们适当的休息,不仅会影响后续的行程,还可能对士兵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于是,张好古果断地做出决定,在黄河南岸扎营,让士兵们歇息半天。他亲自指挥着士兵们搭建营帐、安排警戒,一切都井井有条。
在士兵们休息的时候,张好古则独自一人前往洛阳。他要去拜见洛阳知府,希望能得到知府的支持和帮助。
张好古来到洛阳知府的府邸,向门卫通报了自己的来意。门卫不敢怠慢,立刻将他引进了府内。
洛阳知府见到张好古,十分热情地接待了他。张好古向知府详细说明了运粮队的情况,并请求知府对车队路线上的各个乡镇打个招呼,以便运粮队能够顺利通过。
知府对张好古的请求表示理解和支持,他当即下令通知各个乡镇,要求他们为运粮队提供必要的协助和便利。
张好古对知府的配合表示感谢,然后匆匆赶回了运粮队的营地。
经过整整半天的休整,士兵们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和恢复,他们的精神状态与之前相比有了显着的改善。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营地上时,张好古敏锐地察觉到了士兵们的变化,他知道,现在是继续前进的最佳时机。
于是,张好古果断地下达命令,让运粮队继续前行。同时,他也意识到必须尽快将改路线的事情告知荥泽渡的方以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思考片刻后,张好古决定将这个重要任务交给袁飞。袁飞是他的得力助手,不仅机智过人,而且办事沉稳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