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贪贪贪贪贪贪贪空大清 > 第217章 武状元张一甲

第217章 武状元张一甲(2 / 2)

他不由得有了些许耐心。

“敢问二位是。”

“兵部尚书赵清廉。”

“军机大臣,和珅。”

这两个人得名号,在京城是响彻云霄的存在。

即便是放眼整个大清,都是响当当的。

可张一甲闻听是这两个名字,不由得内中鄙夷,只因为这二人的名声,和他的为人是两个极端。

就说这赵清廉,乃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存在,曾经听闻过很多他的传说。

至于和珅和大人,也是一样。

两人被称为大清双蛀虫。

多少钱财都被二人给吞噬了。

不然大清至今也不会沦落于此!

他张一甲曾经地位微小,所以没有资格。

如今,身居高位,对于这两个人,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了折子,痛斥二人的污点,只是这折子刚刚投上去,今天他俩就来了。

莫不是……折子被发现了?来问责的?

不应该啊。

张一甲摸不着头脑。

加上嘴笨所以并没有立刻开口说话。

还是赵清廉先说话。

“张将军如今正在忙着招募新兵,这队伍建立起来之后,咱们汉人就又多了一支队伍了,我的汉八旗,加上你的汉八旗,可以说,未来要撑起大清的一片天呐!”

“大清的一片天,我一人足矣。

赵大人的汉八旗,握在赵大人你的手里,那就是生锈的刀。也出不了什么力。”

这一句赵清廉也算是看出来了,好家伙,这是瞧不起自己,外加忠于大清,又是一位大清忠臣。

乾隆老儿果然没有选错人啊。

专门选了张一甲。

“张将军怕是对赵某人有什么偏见?”

张一甲也不装了,他原本还想客客气气,但是感觉是越发浪费时间,尤其是和赵清廉和珅这样的奸臣浪费时间,一句话也不想多说。

于是,噌的站起身,摊开手:“张某还有事情,麻烦两位大人先行离开。”

被这么无理驱赶离开的赵清廉与和珅嘴角抽抽。

这家伙真是个愣头青似的,也不怕老子给他穿小鞋!

站在路边的和珅回望背后这寒酸破败的小武不由得牙根咬咬。

多少年了,还没一个人像姓张的这样说话嚣张过。

“娘希匹!”

“今天他可是让我和某人见识到了,什么叫嚣张,等着,以后有他小鞋穿的,我一个军机大臣,还治不了他了!”

和珅这边还在发骚发誓。

赵清廉这边却还在思索,“只怕我们想要对付,对付不了啊。这张一甲背后有靠山!”

靠山?

谁?!

整个朝廷我的官最大!

他靠谁去!

靠谁都不好使!

我一个手指头捏死他我!

“万岁爷!”

啊!

刚刚还信誓旦旦的和珅一下子瘪了气的气球一般,双腿只感觉一软。

万岁爷怎么成了他张一甲这小子的靠山了。

“张一甲并不知道,他的靠山是万岁爷。

准确的来说,是万岁爷挑中了他,为什么挑中他,可能与他的品格有关,你发觉没有,刚进入院子没有自报家门的时候,他还客客气气。

自从报上我们的大名之后,就跟恶狗一样,脸上的表情肉也可见的憎恶起来。

这足以说明,他天生就是和纪晓岚那种人一样,对于品行不端的官员十分痛恨。

这也正是万岁爷挑中他的原因。

如果我猜测的不错的话,如果仔细翻阅,可以找到他参我们的折子。

这小鞋你怕是穿不了,万岁爷会给他撑腰的。”

和珅觉得赵清廉这一波分析十分之正确。

于是也是当即找来属下人,去军机处调阅,调阅这个张一甲自为官以来,所有的书信往来,还有履历。

查的彻彻底底,菊花都给他翻出来看清楚!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匆忙回到军机处的和珅,即刻命令手下人都调动起来。

这一调动不知道,调动起来是吓了一跳。

好家伙!

这张一家当初才高中武状元任职之后,就因为举报上司贪污受到嘉奖,但后来因为被新上司忌惮,所以调到了偏远地带。

这还只是一小部分。

更让人惊讶的还有一件事。

当初的大小金川之战,这张一甲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这家伙把朝廷的尚银全给了死去的部下,其本人也是经常在经济方面帮助属下,这才导致手上拮据。

这样看来,几个时辰前看到的破败的张家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切都是有据可循,有据可查的。

大清的一个好武夫……

怪不得万岁爷能够看上他呢……

啊切~

乾隆打了个喷嚏。

身在养心殿的他刚刚收到张一甲的折子。

太监李玉要撑开给乾隆看。

“不用了。”

乾隆摆摆手,表现不想的欲望来。

别人的折子或许还有点新奇的事,但这个张一甲,从来就只有一件事,举报贪官,训斥贪官,如今他升为了朝廷大员,有了上朝的资格,有了直接向皇帝奏报的资格,便时常参和珅与赵清廉的两人来。

此前也是因为无意间看到此人参上级贪污受贿,发现是个好苗子,心中有了一个印象。

如今为了避免赵清廉一家独大,这就给提拔了上来。

是提拔对了人选。

这个张一甲为人正直,和贪官一流不对付。

他是不可能和赵清廉穿一套裤子的。

用他,比用赵清廉放心。

臣子的折子上来了是要回的,即便很多臣子每天写折子就问‘吃了吗’‘皇帝早上好’‘我这里大丰收’‘我这里有芒果,希望皇上可以尝尝’等等诸如此类的问候折,废话折,但也还是要回。

不能磨了臣子们的热情。

乾隆想了一会,让太监李玉代笔回到:“就说朕知道了,让张一甲多忙活操心招兵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