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华灯初上。
贾府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百年庆宴,不仅是贾府的盛事,更是整个大庆朝廷关注的焦点。
贾环一袭锦袍,站在荣禧堂前,面上带着得体的微笑,心中却如擂鼓般紧张。
他深知,今晚的庆宴,实则暗藏杀机,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不多时,远处传来阵阵礼乐之声,一顶金碧辉煌的龙辇缓缓驶来。
皇上亲临!
贾环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带着贾府众人迎上前去:“臣,贾环,恭迎皇上圣驾!”
皇上从龙辇上下来,目光深邃地扫视着贾环,嘴角带着一丝意味不明的笑意。
“贾环,贾府这百年庆宴,你可是办得热闹非凡啊。”
“托皇上洪福,方有贾府繁荣昌盛。”贾环不卑不亢地答道。
皇上没有再说什么,在众人的簇拥下,步入荣禧堂。
宴席之上,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丝竹之声,不绝于耳。
然而,贾环却丝毫不敢放松警惕,他时刻关注着皇上和高太尉的动向,生怕他们突然发难。
甄宝玉也紧随其后,虽然表面上谈笑风生,实则暗中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此时,薛宝钗坐在一旁,眼神不经意间扫过贾环和甄宝玉,若有所思。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高太尉突然放下酒杯,站起身来,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地盯着贾环。
“贾环,本太尉有一事不明,想向你请教。”
“你虽称改革带来了商业发展和防疫成效,但你所倡导的新思想可能会动摇朝廷的传统秩序,长此以往,恐有隐患。”
“朝廷的‘文字狱’诏书正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你不能以一时的成果来掩盖思想上的离经叛道。”
高太尉滔滔不绝的声音阴冷而严厉,仿佛一把利剑,直指贾环的要害。
此话一出,宴会上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众人都屏住呼吸,将目光投向贾环,等待着他的回答。
贾环知道,这是皇上和高太尉给他设下的一个局。
如果他回答稍有不慎,就会被扣上“离经叛道”、“妖言惑众”的帽子,轻则罢官免职,重则身陷囹圄。
但他并没有慌乱,反而露出了一丝从容的微笑。
“太尉大人所言极是,朝廷确有‘文字狱’诏书。但下官所推行的文化改革,并非离经叛道,而是为了大庆的繁荣和发展。”
“哦?此话怎讲?”高太尉冷笑一声,显然不相信贾环的说辞。
“太尉大人请看,自从下官推行文化改革以来,贾府的商业发展迅速,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更重要的是,林黛玉根据下官提供的思路,整理出了防疫措施,有效控制了瘟疫的蔓延,挽救了无数百姓的生命。”
“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难道太尉大人认为,这些都是离经叛道的行为吗?”贾环侃侃而谈,有理有据地驳斥了高太尉的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