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告退,连夜返回华阴大营。
“老将军。”
这时一名青年走了过来,问道:“不知老将军打算如何与张新小儿对战?”
董卓不是傻子,自然不会放心皇甫嵩独自领着三万大军出征。
这名青年便是他的侄子董璜。
在皇甫嵩同意出征后,董卓就把董璜从郑县召了回来,派到皇甫嵩身边作为监军。
不仅如此,他还将皇甫嵩以及军中各级将校的家人都看管了起来。
美其名曰保护,实际上却是人质。
如此一来,无论皇甫嵩愿不愿意,这一仗他都必须要打。
“我军连日行军,士卒疲惫,需要休整一番。”
皇甫嵩看着不远处的郑县城池说道:“待将士们休整好了再做打算,先入城吧。”
董璜闻言点点头。
这个操作倒是合理。
皇甫嵩抵达郑县后,自领一万大军入城驻守,令皇甫郦领两万大军在城外安营扎寨,与县城互为掎角之势。
随后他又散出斥候,去打探张新军的情报。
中午,斥候回来汇报。
皇甫嵩正在喝水,听闻斥候的话,口中的水直接喷了出来。
“你说什么?”
皇甫嵩瞪大眼睛,“张新让士卒在大营和城池外面挖了三十多条壕沟?”
“是。”斥候点点头。
他也很意外。
做了这么多年斥候,但凡守营之将,基本也就挖个二到五条的壕沟。
因为壕沟这玩意儿可以填平,也可以铺上木板直接越过。
多挖一些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拦敌军,但也会阻碍自家士卒的防守路线。
况且如果没有足够的兵力去守,这么多壕沟除了浪费人力物力以外,根本毫无意义。
皇甫嵩愣住。
这是什么路子?
不是我教的吧?
“张新已不足为虑矣!”
一旁的董璜哈哈大笑,“他听闻老将军来到,便不顾实际,令士卒挖了如此之多的壕沟试图阻挡老将军。”
“足见老将军威震天下,他已被吓得自乱阵脚了!”
“是啊是啊。”
跟着董璜一起来的那些人也笑道。
皇甫嵩倒是不觉得张新慌乱。
他是威震天下没错,但张新就不是威震天下了么?
再者说了,张新今年才二十三岁,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锐意进取之时,又岂会听到自己的名字,就被吓的乱了阵脚?
但......
这又是什么操作?
皇甫嵩不明白。
想了一会,皇甫嵩叫过一些亲卫,亲自前去华阴查看。
华阴城外尘土漫天,到处都是挖土掘沟的士卒和民夫。
皇甫嵩仔细的看了看,这些沟目前还很浅,可以看的出来,张新那边的人力不是很够。
正在此时,一队约有数十人的骑兵似乎发现了他们,立刻冲了过来。
皇甫嵩毫不犹豫的调头就走。
那队骑兵见他们走了,也就不再追赶,而是继续游弋警戒。
“主公。”
营墙上,王猛看着外面尘土飞扬的景象,不由疑惑。
“我们挖这么多壕沟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