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掌声稍歇,赵静继续说:
“但是,我们的学生,是不是能继续读初中只怕还是一个问题。我知道,很多家长已经在心里算了一笔账,认为孩子读完高小毕业已经可以了,没必要继续读初中,读了也没用,还不如早点回家帮忙。”
赵静说完这段话,家长们便面面相觑,怎么赵校长知道他们心里怎么想的啊?
赵静加重语气继续道:“但是我想和各位家长说,读书是有用的。而且读的书越多,找的工作越好。如果你们孩子是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那是有很大机会进工厂,进供销社工作的,甚至是去县里政府单位工作。你们可以算一算,孩子在家里帮忙,最多一年能给家里挣多少?可孩子要是读了书,以后找到好工作,一个月又能赚多少?只怕拿工资的这一个月比在家种几个月的田还要强。而且,孩子们读的书越多,你们家的路子就越宽。”
这话说得实在。有些支队的乡亲们听了,忍不住点头。
赵静又笑道:“咱们部队子弟小学的学生好不容易有了这样的好成绩,是孩子们努力的结果,如果不继续读下去,实在是非常可惜。所以我才有今天这样一番话,这也是我的肺腑之言。另外,我也想对我的学生说,如果你的家长让你继续读下去,希望你们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继续保持我们部队子弟小学的学习风貌,为自己争取一个美好的未来。”
她一席话说完,底下的掌声便更加热烈,甚至有几个家长主动跑上前来和赵静说:“赵校长,你放心,我家娃儿要是敢说不读书,我第一个揍他屁股。”
“咱家娃娃要读,我卖鸡卖蛋也供他读下去。”
因为赵静那番话,村里那些家长有一大半决定让自家娃继续上初中,除了一小部分,因为实在是家里日子太困难了。
不过这些孩子许是在部队子弟小学见了许多世面,几人一合计,竟然主动跟家里“谈判”,“爹娘,我自己上山摘知了猴,捡蝉蜕,去供销社卖钱,挣我的学费,放了学,我就帮家里干活,这样你们能不能让我读初中?”
家长一听,竟也答应了。他们村本来就学习风气旺盛,看别人家的孩子读书,其实哪里不眼热呢。现在孩子自己这么争气,他们更不能拦着了。
就这样,暑假时,村里的山坡上、树林里,到处是孩子们忙碌的小身影,眼睛盯得溜圆,寻找着伏在树皮上的知了猴,或者树枝间的蝉蜕。
而方素薇,则每天都忙着学自行车。
赵静说了,以后就让方素薇骑自行车去镇上上学。
这种热闹哪里能少了白桃,她也要学。赵静自然没意见,反正白桃早晚也要去镇上上学的。
家属院的孩子见方素薇以后要骑自行车去镇上上学,也闹着家里要买自行车,以后骑自行车去镇上上学。
有禁不住孩子磨的家长只能买了。
于是家属院和家属院外面的道路上,每天都有几个学骑自行车的身影,自行车后还跟着一群追着跑的尾巴,热闹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