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再次相见变故生(2 / 2)

朱高煦虽是笑容满面,但难掩心中的得意。

然而,就在这轻松的氛围中,朱高华突然从袖中抽出一纸染血的奏折,猛地朝朱高煦甩去,动作之激烈,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惊呆了。

朱高煦的笑容凝固在脸上,随着奏折的落下,他的困惑也达到了顶点。

“你这是何意?”

他疑惑地问道。

朱高华却只是冷冷地回应道:

“你自己看个清楚。”

朱高煦缓缓捡起地上的奏折,展开的瞬间,那上面斑驳的血迹让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一份文书,而是与山东旱灾息息相关的沉重真相。

看完奏折,朱高煦的面色瞬间变得难看至极。

他不由自主地微微战栗着。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朱棣迈步走来,伸手接过那沉重的奏折。

这那里是普通的奏折?

这根本就是一部《万血录》!

上面字字句句都是山东百姓的悲惨呼号。

旱灾肆虐,竟至人食人的惨剧!

朱棣阅后,气的脸色发青。

他怒目凝视着朱高煦。

后者低头不语,内心充满愧疚。

眼前这一切,确是他太过掉以轻心。

他把军务置于首位,以为只要军队强大,便能获得朱棣的青睐。

然而他小觑了事态的严重性。

若百姓生活不得安宁,再强大的军队又有何用?

此刻,他深知自己即将面临灾祸。

朱棣强忍着心头的熊熊怒火。

若非眼神不能夺命,朱高煦恐怕早已命丧黄泉无数次。

他此刻的心情,悲惨至极。

“回头再和你算账!”

朱棣的目光转向老四,越看越觉得满意。

“你随我回奉天殿,朕要大大地赏赐于你。你此次击败瓦剌,功不可没!”

朱棣语气中带着笑意。

然而在他眼中,还有一丝期待。

那是对建文帝下落的渴望。

传闻朱高华已觅得其踪,这让朱棣颇为感兴趣,尽管尚未捉拿到手。

但他明白,现在并非追究此事的时机,得耐心等待,才能水落石出。

“和尚,今日非同小可,你随朕一同前往奉天殿!”

朱棣目光深邃地看向老和尚姚广孝。

姚广孝报以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挣扎。

最终,他还是缓缓点头:

“全凭皇上吩咐。”

“哈哈哈,这样再好不过,再好不过了!”

朱棣的心情似乎也因此轻松了不少,他对这位老和尚的了解,不可谓不深。

姚广孝长年隐于鸡鸣寺,此番终于有机会外出,自然不能总让他局限于方寸之地。

“老四,随朕一道。”

朱棣开口吩咐。

“儿臣自山东归来,见百姓生活艰辛,甚至有相食之惨状,此情此景,不得不予以解决。”

朱高华语气坚定:

“身为大明太子,我有责任将此事追究到底。”

山东一行,彻底转变了朱高华的心志,他立誓要将大明推向辉煌之巅。

在朱棣的领导下,大明虽已现辉煌之兆,但国库空虚,问题不容忽视。

虽然目前尚不显著,但未来难料。

因此,朱高华立志要改革国库,同时改善百姓生活。

朱棣欣喜若狂,朱高华此次归来,一改往昔想要放弃太子位的想法,令他备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