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单上不见一位北方人,瞬间激起了他们的愤怒。
“这太过分了,皇帝曾在北平守土,如今竟无一位北方才子中举!”
“难道我们北方人就这么不堪一击?”
“这绝不能接受,我们要去讨个说法!”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讨还这份公道!”
“快,我们快去奉天殿!”
众多才子愤慨激昂,纷纷涌向目的地。
他们绝大多数来自北方,如今却汇聚于此,誓要寻求一个公正的答复。
就在此刻,奉天殿内,朱棣皇帝盛怒难遏。
在详细阅览了中举名单后,他是怒火中烧,难以自制。
“这成何体统,简直荒谬至极!”
“科举名单上清一色南方士子,北方才子竟无一人上榜,解缙是如何办事的!?”
朱棣声色俱厉,气势逼人。
“皇上请息怒,请您息怒……”
一旁的宦官急切地试图安抚。
“事已至此,教朕如何息怒?这个昏庸之辈,当初就不该让他负责这场科考!”
朱棣愤怒至极,正当此时,一名面色如纸的锦衣卫急匆匆赶来,满眼的惊慌。
他急匆匆跪倒在地,气喘吁吁报告:
“大事不好,出了大事了!”
朱棣强压怒火,冷声问道:
“究竟发生了何事?”
“启禀皇上,奉天殿外,众多士子聚集,高声抗议,坚决要求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朱棣的面色阴沉如水,盛怒之下,皇宫内的气氛凝固。
他前所未有的愤怒,心中对解缙的愚蠢行为愤怒不已。
若早知今日,当初断不会让解缙负责科举之事。
现在事情棘手,解缙的所作所为令人愤慨。
朱棣的拳头紧握,声音冷冽地命令道:
“速速安抚这些才子,让解缙即刻觐见!”
锦衣卫领命,点头间不敢有丝毫迟疑。
他深知皇帝的怒火,正熊熊燃烧。
与此同时,东宫之中,朱高炽得知消息后,长叹一声。
“愚不可及,解缙此行,自寻绝路!”
朱高炽连连摇头,对此感到失望。
关于那十位南方学子的问题,让他对大明江山的完整性产生了忧虑。
朱高炽选择沉默,认为解缙自作自受。
朱瞻基归来,面对这一消息,同样感到无奈。
“父亲,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朱瞻基认真地询问道。
“天塌下来自有人扛,我们何必焦虑,该休息休息,该做事做事。”
朱高炽安慰道。
他转头又看向朱瞻基:
“说起来,你这小子,刚从哪里回来?”
“刚从祖父那里回来,路上听说了这些风风雨雨。”
朱瞻基思绪一转,回答道。
“那你千万别再去找麻烦了,你爷爷正在气头上,现在过去,那就是自寻死路!”
朱高炽提醒道。
“放心吧,我懂,这个时候去,岂不是自找麻烦!”
朱瞻基听后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