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哥!”
票贩子点着头,有些欣喜若狂。
这次的票可是要比上一次的多多了,上一次赚了20多块钱,这一次下来也是只多不少,家里的日子最起码又能舒坦一阵子。
“你这里有没有煤票?”
为了未来的生活,也不能舍弃当下,这天看着马上就要降温,到了冬天,除了冬储的菜,再重要的就是这保暖的问题。
这时候的四九城天气可不是几十年后的那种专家说的暖冬,大多时间都是在零下二三度徘徊,超过零下10度就已经是不得了的事情了,一个冬天能下一两场雪就不错了,四五年才能赶上一场能没过鞋面的大雪。
这个时代的冬天,下大雪那是经常的事,连续十几天零下十几度也是常态,冷的时候更是能达到零下二十多度。
而这个时期四九城的城市居民,冬天保暖基本上就是靠煤,也不贵,便宜点的煤球40公斤也就两毛四分钱,蜂窝煤就贵点了,三分五一块,40公斤合到一块多。
平时的时候每家每户根据人口多少每月也只有40到200公斤不等,而到了冬季因为需要保暖,每个人的定量会增加到50公斤,不过这都需要凭着购证去社区购买。
当然,这些煤并不能解决住户一个冬天的保暖问题,大多数家庭还会掺和一些劈柴一起使用。
之前在四九城里还是有劈柴厂的,专门的购买树木分解,那些成型的木料卖给木料厂,没什么用的碎木头则会弄成劈柴,还会有专人推车或者挑担在各个胡同里面售卖。
那些劈柴厂关闭之后,有条件的家庭就会在附近公社大集的时候,从一些社员手里买一些。
经济不富裕的家庭在入秋之后便会趁着休息日,出城去捡一些干柴,有轻壮劳力的更是会去北边的山里弄回来一批劈柴。
像是三大爷就会在入秋之后,带着三个儿子上外面去捡一些干柴,每年冬天都会囤不少的大小木棍干柴,甚至还能富裕的在集市上卖出一些。
也是他们爷四个没胆进山,不然的话按照三大爷的秉性,绝对会进去砍几棵树出来,卖上几毛钱。
“煤票我这里没有。”
票贩子直接摇了摇头。
煤可是紧缺的物资,到了冬天,肉蛋细粮可以不吃,但是煤却不能不用,甚至大部分人家都不够用,也没有人舍得把煤票给卖出来。
而且这煤票也并不好卖,因为只要有四九城户口的都能分到一些煤,哪怕不够用的捡些柴火也能凑合过一个冬天。
“哦。”
张旭知道煤票难搞,也只是试探性的问一下,但是他每个月就有40公斤的煤供应,自己用也是勉强,更不用说还有周莹童了,看到票贩子摇头,他只是稍微的失望,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这位大哥,如果你想要的话,我倒是知道哪里有。”
票贩子也是有些大喘气。
“哦,哪里有?”
票贩子的一句话,又让张旭眼睛一亮。
“大哥,这些票一共是238块钱,您给230就成。”
这时候票贩子已经把价钱算了出来,他并没有直接回答张旭的话,而是先说这些票的事情,这也就能看出来,这个票贩子的鸡贼了,能在黑市混的没有一个简单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