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不管成不成,我都谢谢兄弟,你这份心意我记下了,如果我这事成了,一定请你喝酒。”
……
淅淅沥沥了一天的毛毛雨,到了下班的时候却有了下大的趋势。
虽然只是小雨,但是下的很紧很密,地上很多地方都积攒了一个个的水坑,这时候要是不打伞出去溜一圈,很快就能淋湿透了。
“莹童,你记的也差不多了,这些东西不用收拾了,我们明天继续用,也到下班点了,这雨眼看就要下大,你赶快回去吧。”
文物商店侧面的小屋,桌子上面摆了不少铜质或者是木质的杂件,张文明对拿着本子不断记录的周莹童道。
“好的,师傅。”
周莹童把本子合上,虽然只是一天的时间,但是本子上被她记录了不少,还画了一些图样,她还得拿回去好好的温顾几下才行。
今天她拿着报道证和介绍信直接到了文物商店的人人事科找到了刘科长,她上班的事情,老爷子那边找的人早已经打好了招呼,所以整个手续办下来也十分的快捷,当然,这也跟她在这里的身份有关。
左右不过是个临时工而已,也引不起其他人的关注。
因为打通了门路,周莹童直接就被安排做了张文明的徒弟。
而对于周莹童突然间到文物商店来上班,张老爷子也是充满了惊愕和诧异,但是对于自己被安排这样一个徒弟还是很满意的。
几次跟周莹童关于瓷器之间的交流,他就很看好这个小女孩,现在竟然到了一个单位,她还成了自己的徒弟,不得不说是一种缘分。
而且张文明并没有那种老一辈传统的男女有别,传男不传女的思想。新社会新时代,讲究的是男女平等,他这本事带进棺材里面也没什么用,所以教授起来也是格外的用心。
在瓷器方面,周莹童的鉴别能力已经不亚于店里的很多人,就是对一些器物的估价上面稍显不足,这就需要她多加练习和实际操作。
而除了瓷器之外,其他的各项基本上都属于她的短板,字画,玉器,铜器以及各种杂件,都需要长时间的熏陶和积累才行,也需要翻阅大量的典籍。
为了让周莹童更好的上手,张文明今天就拿了很多常见器物和杂件来让周莹童辨识,当然,这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这个行当需要活到老学到老,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上手的。
周莹童打着伞,推着自己的那辆自行车出了文物商店的门,直接就看见了街对面的屋檐下站着的张旭。
他手里面虽然打着伞,但是并不能把身上全部遮挡住,特别是他应该是一手打伞,一手握着车把骑车而来,因为风速的关系,他身上也没少淋雨,甚至有小半截身子都已经湿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