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让京茹去城里(2 / 2)

“这段时间,想我了吗?”

张旭的动作并没有停下,甚至低头在何雨水的粉颈上面亲吻着。

“想了。”

何雨水微闭着眼睛,她的大脑一片空白,身躯敏感的做着回应。

“别,让他们看到了。”

想到几个人就在树林外面了,何雨水在感觉到刺激的的同时,又充满了担心。

“没事,他们不会过来的。”

虽然张旭嘴里面这么说,但是动作却停了下来,搂着何雨水又向树林深处走了几步,完全用灌木丛遮挡住两人。

……

“京茹,这个是给你的,还有这些糖,你拿出去给孩子们都分一分。”

秦淮茹从随身背着的那个包里面又掏出来了两个发卡,递给了秦京茹,又紧接着从里面拿出了一小包的水果糖。

这样的发卡还是张旭给她的,是一个硬纸板别着的,一排加起来一共十个,都是各种颜色做成的方格蝴蝶结。

像是这样的东西,再往后的某宝某多上都是烂大街的,就是很多学校门口都有卖,批发的话一个也就是几毛钱,而在这个时代,绝对是那种时尚的代表,且材质样式也不显得特别的突兀。

这也是张旭之前获得的签到奖励,一大箱子各种各样的蝴蝶结和头饰,有很多好像是镶嵌着花样的塑料发卡跟合金发卡,那样的东西才算是大杀器,那上面镶嵌的各种硬塑料,看上去就跟一个个的钻石一样。

“谢谢姐。”

秦京茹惊喜的接过了秦淮茹递给她的发卡,翻来覆去的看。

他们村像她这么大的女孩子,平时头上带个红头绳就已经很不错了,发卡这东西别说村里了,连公社那边都很少,这足以让她跟村里的那些小姐妹们炫耀了。

“三婶,京茹今年有十六了吧。”

看着秦京茹欢天喜地的拿着两个发卡,还有一小袋水果糖,领着一群雀跃的孩子跑到了院子里,秦淮茹问向了旁边的三婶。

“可不,这马上就十七了,没几年就该说亲了,还跟个小孩子似的,没个大姑娘的样子。”

三婶看了一眼院子里带着一群孩子在那里分糖的女儿,摇了摇头说道。

“那她现在不上学,在家里干什么?你有没有考虑她往后怎么办?”

“还能干什么,一个女孩子只能跟着下地干活呗,她这样子也只能算个弱劳力,等过几年给她找个婆家,我就算是了了一桩心事。”

“那三婶,你有没有想过让京茹也去城里呀?”

“去城里?”

三婶惊讶的看着笑容满面的秦淮茹。

她当然想过自家闺女也能嫁到城里去,当初秦淮茹嫁到城里的时候,可是在村子里面造成了轰动,她那时就想过自家那个才几岁的闺女,长大后也能跟秦淮茹这样风光的嫁进城里。

特别是前几年的困难时期,自家闺女跟秦淮茹一样进城吃上供应粮,那更是三婶做梦都想的事情。

就是刚才看着秦淮茹大包小包的往家带东西,而且还骑回来一辆自行车,她就想着要是自家姑娘以后也能这样风风光光的回娘家,该是多么威风的一件事儿。

“我当然想让她也去城里,但这哪是那么简单的事,现在这的城里人可不像是刚天亮那些年,来我们乡下找媳妇儿的要不就是年纪很大了,要不就是有些残疾,或者是离了婚,甚至干脆死了媳妇的,我可不想京茹嫁给这样的人。”

三婶说着话,还叹了一口气,心里面对于秦淮茹更是羡慕。

虽然秦淮茹现在死了男人,但是当年刚结婚的时候,她这个男人还真的很不错,家庭出身好,人长得也正派,工作也好。而且那个时候,大批的农村人和外地人涌入城里,所谓的城里人和农村人的界限也没有那么明显,城里面娶个农村媳妇儿的并不在少数。

但现在已经过了十几年,城里和农村之间的差距是逐渐的拉大,很多地方城墙虽然拆了,护城河也干枯了,但是在很多人的心里,却有一堵高高的墙竖立在了城市和乡村之间。

除非万不得已的状况,城里人娶一个农村媳妇的情况是越来越少,而农村汉子能娶到城里媳妇这样的事情,更是凤毛麟角,极为罕见。

“我说的并不是让她嫁到城里去,她现在的年纪也太小,而是说让她去城里找个什么工作。”

秦淮茹也知道三婶明显是会错了意,连忙道。

“让她去城里找工作?哪能那么简单,别开玩笑了。”

三婶更是笑笑摇了摇头,虽然她并不识字,农村里面也没有戏匣子,可以听,但是现在各个村子里面都有扫盲班,甚至村里的干部也时常的给读报传达一些精神。

从前四五年前报纸上就曾经说过城里的初高中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这几年报纸上更是屡屡提出让知识青年去农场垦荒,以缓解城内的就业难问题。

他们这些位于四九城周边的乡村,很多村里人在城里都有亲戚,那些人从城里回来,也曾经说过在城里的一些见闻,很多人的亲戚从初高中毕业之后没有办法立即上岗,而一直在家待业,等待着街道上的分配。

现在的城里,可是连个临时工都十分的抢手,像是城里面很多没有文化的人,只能去车站和货场扛大包,当个窝脖,他们这些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村人到了城里,更是两眼一摸瞎。

“我这边倒是有一个进城的机会,是去跟别人做保姆,那边管吃管住,每个月还有七块钱的工钱。”

秦淮茹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她这次回娘家,一方面是为了显摆一下自己在城里的日子,让自己的爹娘放心,另外一方面就是把之前答应张旭给他寻摸一个保姆的事办了。

其实在回来之前,她的脑海中就已经把想要介绍的人挑选了一遍,选了几个备用,而刚才看到了自己这个堂妹之后,就觉得她更是那个合适的人选。

一方面自己这个堂妹跟自己的关系很好,小时候经常像是一个跟屁虫一样,跟在自己身后,可以说是对自己言听计从。

另外一方面就是自己这个堂妹虽然干不了太繁重的活,一般的家务是没有问题的,在家里面也很勤快,很爱干净,做饭上面虽然比不了什么厨师,但是也能做一点,什么蒸馒头,蒸包子,包饺子,做面条也是不在话下。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她在三叔家排行老大,家里的几个弟弟妹妹,几乎都是她带大的,看孩子也是没有问题,甚至还伺候过她妈坐月子。

这正是张旭所需求的,他们家之所以需要保姆,就是要在周莹童生产后伺候月子,并且帮着周莹童带孩子。

而且一个小姑娘,也不会像是村里的那些老娘们一样那么多的八卦,嘴也会比较严,比较便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