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中出现了一个他做梦都想不到的人物的表态。
[罗马教廷:“毫无疑问,此次事件将成为贯穿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一位孕妇,不,一位女性和她腹中孩子的无辜牺牲,已经改变了历史的发展进程。”]
[教皇庇护十世:“我一直希望能够消除教廷内部的弊端,而如今看来,上帝似乎也在推动着消除这个时代的种种弊端。我仿佛亲眼目睹了帝国主义走向末日的曙光。能如此直观地感受到这样奇迹般的事情发生,我内心充满了对上帝的感恩之情。”]
[预言与奇迹的教皇,被尊为在世圣人的庇护十世。此次又一次预言了帝国主义的末日。]
“这……这这……这这!!咳!”贝尔福首相只觉得眼前一黑,两眼一翻,全身开始剧烈抽搐起来。面对如此强大且意想不到的势力介入,他彻底失去了理智,陷入了极度的恐慌和绝望之中。
[教皇庇护十世:“我将亲自前往美国政府举办的葬礼现场,我要亲眼见证这份深沉的悲痛与奇迹般的转变。”]
教皇竟然采取了行动,而且显然是为了谴责他的失职行为。
就在那一天,全世界的天主教信徒们纷纷与贝尔福首相划清界限,对他投以强烈的敌意和不满。贝尔福首相仿佛坠入了无底的深渊,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绝境。
[教皇庇护十世:“上帝亲自召唤了这位已经完成使命的伟大女性,她将在天堂得到永恒的安宁。”]
值得一提的是,那位不幸死去的美国孕妇,竟然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信徒。
>>>
“……这可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完全没想到会发展成这样啊?”在纽约金融服务局的办公室里,杜鲁门微微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惊讶的神情。
此时的白宫已经一片混乱,得知美国即将举行国葬,而且还有可能有教皇亲自主持葬礼弥撒,各大教会都纷纷行动起来,试图在这场重大事件中争取到更多的权益和影响力,整个场面乱成了一团糟。
“海军部那边也乱套了。”一位助手匆匆走进来,向杜鲁门汇报着最新情况,“海军部紧急组建了无畏舰舰队,正准备开往地中海。英国皇家海军由于之前向殖民地派遣了无畏舰,实力已经大受削弱,目前根本无力制衡美国海军。而且,在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严峻形势下,他们还得承担起保护教皇的重任,只能硬着头皮迎难而上了。”
“竟然是教皇的葬礼弥撒,而且还是那位被尊称为奇迹与预言化身的圣人庇护十世亲自参与?这局势的发展真是让人始料未及,简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啊。”杜鲁门感慨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这一消息让美国天主教界仿佛迎来了一场盛大的节日,整天的新闻报道铺天盖地,全都是关于庇护十世的消息。
天主教信徒们更是热情高涨,纷纷从全国各地涌向华盛顿,想要亲眼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这样的局面反而对我们极为有利。”杜鲁门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爱德华七世加上教皇庇护十世,两位如此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出面,这场争斗我们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胜利的天平已经完全向我们倾斜。”
杜鲁门注意到,罗斯福总统嘴角也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或许是因为教皇的参与,让原本与天主教关系不太融洽的新教徒们,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兴奋,整个局势正朝着对美国极为有利的方向发展。
“现在看来,即便我们什么都不做,也已经稳操胜券了。”杜鲁门自信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骄傲。
不过,他也深知,这其中或许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庇护十世被赞誉为预言与奇迹的教皇,而美国人向来对神秘主义和阴谋论有着浓厚的兴趣,教皇的出现无疑让这件事情变得更加引人注目和具有影响力。
不管怎样,这样的发展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损失,而且他也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与教皇为敌或者利用他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
“以圣父、圣子、圣灵的神圣名义。阿门。”伴随着庄严而神圣的声音,意想不到的人物——教皇庇护十世正式访问了美国。
他作为尊贵的国宾,应邀前来参加这场正式而隆重的国葬。
为了表示对教皇的极高礼遇,美国方面直接在教堂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仪式。
此次国葬的流程进行了精心的调整和安排,融入了教皇亲自主持的葬礼弥撒和祈福仪式。
这一特殊的安排是教皇庇护十世本人的诚挚请求,也体现了对遇难者及其信仰的尊重和关怀。
葬礼弥撒正式开始,这无疑是美国历史上最盛大、最庄严的葬礼弥撒之一,同时也成为了在新教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国,举行天主教葬礼弥撒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时刻。
整个仪式现场庄严肃穆,来自全世界的外国记者们都被这神圣的氛围所感染,纷纷放下了手中的相机,静静地注视着仪式的进行。
尽管现场聚集了上万人,但整个弥撒过程都在一片寂静中悄然进行,只有教皇那低沉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在教堂中回荡。
这是一场沉默而神圣的弥撒,教皇庇护十世以其超凡的宗教魅力和神圣的使命感,完美地完成了这场奇迹般的弥撒。
全世界的天主教信徒们都为之狂热和激动,他们对教皇的崇敬和信仰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也对庇护十世亲自前来参加葬礼的原因充满了好奇和猜测。
美国天主教界彻底沸腾了,各地的主教们和神职人员们纷纷竭尽全力,精心辅佐庇护十世,确保整个仪式的顺利进行。
从梵蒂冈远道而来的神职人员数量众多,阵容庞大,再加上美国本土天主教界的全员积极参与,整个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感觉仅仅是天主教相关的人员,就能轻松填满一个大型的运动场。
“教皇陛下,您能够平安抵达美国,实在是太好了。地中海和大西洋海域目前正处于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危险时期,我们一直都非常担心您的安危。”罗斯福总统亲自上前,恭敬地向教皇庇护十世表达着关切之情。
“哈哈,这或许是上帝的旨意和庇佑。多亏了贵国强大的无畏舰护航舰队,他们的英勇护卫让我能够平安顺利地抵达这里。”教皇庇护十世微笑着回应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欣慰和感激。
在成功完成弥撒之后,教皇庇护十世与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众高级官员们进行了会面。罗斯福总统首先与庇护十世亲切地交谈起来,庇护十世欣然回应,态度和蔼可亲。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无法亲临当地的理解。在这样的特殊时刻,您的到来无疑给了我们和遇难者家属极大的安慰和支持。”罗斯福总统真诚地说道。
“哪里哪里。此次不幸遇难的是美国公民,能在美国这片土地上,由她所深深信仰的天主教领袖——也就是我本人,为她举行如此庄重的葬礼弥撒,我相信她和她的孩子一定会在天堂得到安息和幸福。”教皇庇护十世温和地说道,脸上洋溢着慈悲的光芒。
“哈哈,不过还是有些许遗憾。我原本希望能在英国也举行一场祈福仪式,为世界和平和战争的早日结束祈祷,但可惜战争还在继续,局势依然紧张。”教皇庇护十世微微叹了口气,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这确实是一件令人难过的事情,我们都期待着战争能够早日结束,让世界恢复和平与安宁。”罗斯福总统也感慨地说道。
罗马教廷,目前位于与三国同盟紧密相连的意大利首都,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教廷实际上不得不与意大利保持着密切的外交联系。
由于前往正处于英德谈判僵局中的英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意外情况,所以最终选择了举行国葬的中立国美国作为此次行程的目的地。
“今天的这场仪式必将成为永远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终结帝国主义的浪潮已经悄然开始。从长远来看,这对美国来说无疑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好事。”教皇庇护十世语重心长地说道。
“谢谢教皇陛下的吉言,美国也将在这历史的浪潮中肩负起应有的责任。”罗斯福微微欠身,表达着对教皇的敬重。
两人交谈完毕后,众人移步至一旁休息。
杜鲁门站在角落里,目光不时地落在教皇庇护十世身上,心中满是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畏。
此时,周围的高官们也在低声议论着,这场葬礼弥撒所带来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一场普通葬礼的范畴,它已经成为了国际政治和宗教领域的焦点事件。
“这场面可真是罕见,没想到能亲眼见证这样的时刻。”一位官员小声对旁边的人说道。
“是啊,教皇亲临美国主持葬礼,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往后在史书上都得大书特书。”另一位官员附和道。
就在众人的议论声中,教皇庇护十世似乎感觉到了杜鲁门的目光,再次朝着他的方向看了过来。杜鲁门心中一紧,他不明白教皇为何会对自己格外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