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沉默的战神 > 第342章 民族独立连

第342章 民族独立连(1 / 2)

“太残暴了,孩子也不放过。”小王说。

村长对他身边的那位白发老者说:

“大师父,他们就是昨天在公路上消灭堵什蛮的仁者,半夜入村的,我们竟然都不知道,他们不袭扰老百姓,就住在祠堂大庙和树林里,热水也没有喝上呢。”

“有这种事?仁义之师啊,这么冷的天,必须先让兄弟们先喝上热水。你去招呼一下,看看找一下村里的空房子,请他们进去暖和一下,喝上热水。”

广朋与师傅云游,熟悉情况,马上看得出老者就是村里德高望重的大师父,他走过来,右手按在左胸处,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鞠躬礼,道:

“大师父,我们匆匆路过此地,就不打扰乡亲们了,现在已经够麻烦的了。”

“您是仁义之师的长官吧?”

“老人家,他是我们言广朋师长。”

老人回了一个礼,道:

“仁义之师啊,痛打堵什蛮,又不扰民,看长官也是精通义理的贤人,可否移驾到寺内就坐?”

“本人是佛家弟子,入寺多有不适之处,我看还是免了吧?!”

“天下之道,与人为善,人人生而平等,都是九州人,无妨无妨!请!

小王在一边看的佩服万分,想不到师长会有如此学问,而学问可以广交朋友,与这位很有学问老先生的老先生一下子成了朋友。

他看广朋要与老先生一起进入寺内,就想跟进去,广朋咳嗽了一声予以阻止,还随手把自己的佩枪解下来交给小王,还特别嘱咐了一句:

“吩咐大家,在村子里不许吃腊肉,不许借群众的锅烧水做饭做菜,更不许随便进到老百姓家里!”

“言师长宅心仁厚,细节大可不必,有村长安排尽可以遵从。”对广朋师长把枪交给随从的做法,老者极为钦佩,这是他屡屡接触的马家骑兵那些人万万不想做的。

“把腊肉全部放到村外树林里集中保管,不许带一点点进村。其他的,听村长吩咐就是了。”广朋再次重复说。

广朋把一大包尧王山茶叶送给大师父,然后分主、宾进入寺内就坐。

………

这一次推心置腹的心灵的交流,一直持续到中午,广朋才与大师父手拉手走了出来,二人都是眉开眼笑,犹如亲兄弟一般。

村里飘起了饭菜的香味,战士们在老乡家里喝上了热水,家家户户飞出了一片欢乐的声音。

村长在外面看到二人高兴的走出来,迎上前去,道:

“大师父,中午备饭接待吗?”

“言师长他们军务繁忙,来去匆匆 ,下午就要开拔,吩咐村子里的小伙子们,有愿意跟随的尽管参加,这是一支仁义之师,人人平等,不是马家那些残暴之徒,可以放心去。”

“谢谢!”广朋道。

“都是一心向善,何必这么客气。”

“把昨天缴获的枪支拿出五十支留给大师父,一支枪配一百发子弹,让乡亲们防范堵什蛮捣乱。吩咐营长,马上去办!”

“是!”

广朋随后把小王交过来的自己佩枪随手交给了大师父,道:

“我军是穷人的队伍,也没有什么财物馈赠,我把自己的佩枪留给大师父,作为护寺之用吧,但愿用不上。”

“谢谢言师长,我可就接受下这最珍贵的礼物转交给村长了,他年轻,有用!”

“还有一件事麻烦大师父,我们队伍要进南山,里面树木荆棘极多,可否购买一些棉布棉花,无需最好的,准备用作行军备用之物?”

“好说,刚刚过完春节,家家户户都有一些做新衣服的剩余之物,让村长协调解决便是。”

果然,时间不长,村民就将做新衣剩下的布料和棉絮送了过来,广朋吩咐按照市场价付钱。可是,村民几乎一致不要钱, 理由嘛,也是符合实际情况,棉花是自己种的,布料是自己家里纺的,而且都是自家剩余的东西,就是无偿送给部队的。

见此情况,广朋悄悄咨询了准备参军的小伙,按照实际市场价计算了一下,打了一个欠条,悄悄塞到了村长口袋里。

后来,广朋将军到过的这里,被当地乡亲尊为“将军寺”,他的佩枪和欠条,都被作为友谊的象征,至今还被当地民众陈列在那里。

当晚,全村五十多位参军的小伙子被广朋师长编为“民族独立连”,后来与骑兵连合并,成为了全军骑兵的主力。

广朋与他们的交流也是毫无阻碍,得到了更多的关于马匹和骑兵的知识,以及对马家骑兵的了解。

当晚,广朋率领所部离开山村,向南面继续转移。

走出村子不远,早先安排在公路附近观察情况的侦察战士回来报告:

“公路上过去了两波骑兵,都是从咸阳方向出发的,但是,人数不如昨天的人数多,武器倒好像比昨天部队带的多,都是只有前进没有返回。”

“有没有下公路搜索?”

“没有,只是在几处路口下马观看,也包括我们下来的路口,之后陆续向前了。”

“好,你们就不用回去了观察,跟部队一起前进吧。”

当夜,部队只走了上半夜,广朋就命令部队停下休息。

早晨一早,吃过热乎乎的早饭,太阳也升了起来,广朋带领全军开始制作裹脚布,重新编织芒草鞋。

几个新兵还穿着厚厚的棉鞋,看大家这个工作非常好奇,拿起来把玩着。

一个老兵指着他们棉鞋上露出的棉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