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人抱着孩子,颤声跪下,就准备磕头跪拜。
他们本是之前在扬州的流民。
因为一年多以前跟随陆川来到徐州,才有了今天的日子。
眼下陆川从扬州再次归来,便想要当面磕头感谢。
“万万不可如此!”
陆川慢慢将妇人搀起,明显有点不太适应。
“将军,若没有你的恩惠,我们村早就死在扬州了!”
“李家村一辈子牢记将军恩情!”
老妇人泪眼婆娑,言辞之间动容非常。
旁边在场之人,也全都情真意切。
大汉的百姓。
纵然不是流民,生活也是异常艰难。
他们即便能耕种,但产出的粮食有限,还要缴纳重税。
很多百姓,只能喝稀粥度日。
而徐州的粮食亩产将近两千斤,他们耕种后所获。
足够养活家人,甚至还有相当富余。
因此,在场百姓才会如此感恩陆川。
“老人家,何至于如此。”
陆川闻言,顿觉肩上的担子,似乎不止逐鹿中原那么简单了。
随即转身看向四周的百姓,朗声道:
“诸位乡亲,我陆川治下一方,别的不敢说。”
“唯一可以给的保证,便是让诸位每顿都可以吃上饱饭!”
随着陆川的承诺,一时间在场的百姓,各个激动的落泪跪拜。
“州牧大人,就是我再生父母啊!”
“人人都可以吃饱,我这辈子死要死在徐州!”
“我是不行了,我要让我儿子和孙子都去参军!”
“生是将军人,死是将军鬼!”
“愿为将军赴死!”
“将军!”
“......”
听着一声声动容的感慨,周瑜内心激荡。
他在孙坚麾下,可从未见过有如此凝聚力的百姓。
抛开粮食不谈。
单是治下百姓,孙坚就输了太多太多。
别说孙坚。
放眼天下,有哪个诸侯能做到陆川这般?
民心如此,纵有百万大军前来。
亦可同仇敌忾!
这才是成大业该出现的景象啊!
“小姐,那些百姓也太爱戴陆川了吧?”
远离人群之处,一名婢女对着身旁女子叹道。
女子便是蔡琰。
因得知陆川归来,就没告知蔡邕,带着婢女偷偷跑过来瞧热闹。
只不过是瞧热闹,还是瞧人。
就不得而知。
“我也是没想到。”
蔡琰眼波流转,有意无意地回了一句。
她虽然经常处在闺房,倒也在洛阳见过一些官员出行。
这么大的排场,百姓不骂都算是好的!
当然,蔡琰知道,徐州的百姓不可能那么做。
但像这样自发迎接,而且共同跪拜感恩,却让她始料未及。
这便是陆川的民心吗?
当真是心怀百姓之人!
上次爹爹的提议.......
想到这里,蔡琰脸上不禁晕出一抹红艳。
“小姐,咱们该回去了。”
“不然让先生发现,又要责罚于我。”
“小姐,小姐?”
“......”
而此刻的陆川,见到两旁如此多的百姓,终究是于心不忍。
“元直,安排士卒用生肉煮些肉汤,给沿途的百姓发放。”
“天冷了。”
徐庶拱手而应,随即便安排士卒下去准备。
“对了主公,您临走前交代工匠雕刻的木板已经做好。”
“如今伯喈先生正在校对,也请您去他那里一趟。”
陆川笑了笑,随即径直向城内走去。
“走,咱们现在就去找伯喈先生。”
“可能还要再雕一本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