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有围观百姓遥遥指着远处喊道。
“快看,那就是朝廷天使官的队伍吧。”
果然官道上行来了一支队伍,左右有骑兵护卫,旗幡飘扬。
督帅郭子雄,连忙望了过去,发现队伍中有北宁侯的仪仗。
不由得感叹道。
“居然是老侯爷亲自给青原伯行授土授民之礼。”
“这真是莫大的殊荣。”
“快,奏乐,迎接朝廷天使官。”
随着鼓乐之声。
队伍来到了青原县城的大门。
县令余长庚与督帅郭子雄连忙上前见礼。
将老侯爷与李秉孝,以及紫衣太监迎入了县城。
此时,在青原县城的县衙前,工匠们早已用木料搭建好了授封台。
而青原县城的百姓,很多也已听说了今日将给青原伯举办授土授民之礼。
所以城中百姓扶老携幼,纷纷赶到授封台前观礼。
这授封之礼大梁可是很久没有办过了。
不过此时,在县衙内却是出了些许小意外。
在县衙正厅,北宁侯赵明远,与李秉孝,紫衣太监等人都围在桌前。
翻动着一堆账册舆图,议论着什么。
“余县令,你说什么?”
“这个村子的乡民,逃散的已经不足五十户了?”
“还有这里,整个村子都没了?”
此时的北宁侯,面色不虞,神情有些温怒。
县令余长庚则是满脸苦涩。
“禀告侯爷,青原县匪患不绝,北蛮时常寇边。”
“这些村落有的十几年前,便被屠村了。”
“如今也未恢复过来。”
听闻此言,北宁侯的眉目皱起。
朝廷册封青原伯的食邑,是从户部存档的青原县舆图和户籍册中划拨的。
但这些舆图与户册已经几十年都未更新过了。
户籍册中的村落人丁与舆图中的土地,很多都已经对不上了。
北宁侯用自已带来的户籍册与青原县的征税账册一对。
发现原定划拨给青原伯的五百户食邑。
现在看来,不要说五百户,恐怕三百户都不足。
老侯爷与左侍郎对望了一眼,都是面色古怪。
这种事情,他们之前确实是没想到的。
不过也不能怪他们,毕竟大梁已经很多年没有实封过勋贵了。
这户部的土地账册和舆图也是许久没有校对。
不过如此一来,如果按照户部的账册去册封青原伯的食邑,显然李原就要吃大亏。
从五百户平白少了两百户。
这时,李秉孝将北宁侯拉到一旁小声说道。
“青原县伯,对北疆安危关系重大。”
“不要说三百户,即便是五百户我都觉得少。”
北宁侯也是微微点头。
“左侍郎说的不错,我也是这个意思。”
“我们不如重新按照青原县人丁账册划拨,先把这户部的账册抛开。”
李秉孝想了一下,摇了摇头说道。
“如果只是我们两个,倒还好办。”
然后他又努了努嘴,示意北宁侯看向站在不远处的紫衣太监。
此时这位太监很是悠闲的望着窗外。
似乎对食邑之事,毫不上心。
李秉孝在老侯爷耳边低声说道
“那这位皇城来的公公该怎么办,我们三个可是有互相监督之责。”
北宁侯略一沉吟,小声对李秉孝说道。
“此事不难,那太监就是一心求财。”
“让李原自已去处置就好。”
北宁侯对着李原一招手。
李原便马上走了过来。
老侯爷对着他一番耳语,李原眸子一亮,然后微微点头。
“侯爷放心,此事交给我办就好。”
那名身材微胖的紫衣太监,是皇城的副总管刘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