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猛将(2 / 2)

被进口设备卡脖子原来并不是汝辉独有的遭遇,在更早以前红星罐头厂便被人这么耍过一回。同样是卫生局下发公文,企业照章办事,花费巨额资金从海外进口设备,以至于后来厂子资金链断裂入不敷出,最终走向破产清算的结局。

汝辉有此遭遇是因为鼎誉国际,贺兰猜测红星罐头厂遭此大难百分之九十是因为李永忠心怀鬼胎。

事实证明她没有猜错,张松年事后回忆,从卫生局下发公文开始,李永忠针对红星罐头厂设下的陷阱便正式拉开了帷幕。即便没有微波灭菌机他也会利用别的什么来卡罐头厂的脖子,目的就是为了让厂子破产清算,然后他才好粉墨登场,顺利进行下一步的虚假“合资”。

若不是厂里有张松年坐镇,李永忠怕是根本就不用演一年的戏,直接就能从破产改制跳跃进行到合资环节。

然而就算有张松年在厂里,老天爷也还是站在了李永忠那边。因为母亲缠绵病榻,张松年有一段时间日日守在重症监护室尽孝,厂里的一应事务他便放心地交给了老搭档李永忠全权负责。

等到他料理完母亲的后事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合资流程已经快进到产权剥离阶段,任凭张松年使尽浑身解数,甚至对李永忠使用了一些非常手段,最终也仅仅只保住一部分少之又少的资产。

其中就包括那台德国进口,几乎还是全新的微波灭菌机。

贺兰听到微波灭菌机在张松年的手里,眼睛亮得吓人,一瞬不瞬地望着他,道:“您开个价吧。”

张松年略一沉吟,说出一个令贺兰惊愕当场的价格:“三十万。”还不等贺兰喜上眉梢,张松年继续说道:“以及你们厂里负责安排罐头厂的下岗职工再就业。”

说实话,贺兰对这个价格以及条件非常心动。以接近七分之一的价格买到手一台几乎全新的进口灭菌机,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安置下岗职工对她来说也不算太为难,薯片车间刚刚落成不久,生产线在运输的途中,原本她和陈进峰就准备扩招工人,罐头厂的下岗职工怎么说也是生产线上下来的成熟工人,能来汝辉上班相当于雪中送炭。

贺兰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面上却还淡淡的,对张松年说道:“罐头厂的下岗职工人数众多,一下子安排这么多人就业我一个人不能做主,必须回去跟股东们商量一下。”

张松年:“应该的,你回去问吧,成不成都告诉我一声。”

回到厂里贺兰一见到陈进峰直截了当就说:“我看上张松年了。”然后在陈进峰瞠目结舌反应不及时继续说道:“你觉得我把他弄过来当副厂长怎么样?”

张松年年轻时在供销社做销售员起家,后来进了罐头厂也是从跑业务一步步升任到厂长的。计划经济时代业务员的作用微乎其微,他能够从业务员一路晋升到厂长可见能力一定不一般。

贺兰觉得自己不会看错,张松年的眼睛里还有不甘和雄心,只可惜英雄迟暮,若不是轻信了自己徒弟李永忠,或许红星罐头厂会在他的带领下成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上市或畅销海内外都是非常有可能的事。

不过没关系,别人不给张松年发挥的舞台,汝辉可以给。汝辉成立后华南华北的市场份额一直落后于其他地区,贺兰和陈进峰心急如焚但可惜分身乏术,只能自我安慰慢慢来。

但如果张松年愿意加入汝辉,那么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罐头厂的下岗职工得到了再就业的机会,张松年有了发挥余热的空间,而汝辉则得到一名有着庞大关系网的猛将,势必会如虎添翼。

“怎么样张厂长?有没有兴趣来汝辉另谋高就?”贺兰以笃定的姿态发问。

张松年并没有过多犹豫,仅仅一个深呼吸后便点头同意了贺兰的邀约,像是期待已久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