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高育良挥了挥手。
学生代表王虞杨、陈良、钟小艾三人,并排而行,身穿整齐的学士袍,各自手捧一本书籍走上台前。
高育良笑着指着三人手里的书籍。
“老师在此,有个小小的建议!”
“我建议诸君,常备三面镜子!”
王虞杨率先上前一步 ,将手中资本论高高举过头顶。
“第一面镜子!”
“怀揣放大镜,研读《资本论》。”
“在市场经济的惊涛中,把握社会主义本质!”
随后,是陈良上前一步,高高举起龙国古典法学名着《唐律疏议》。
“第二面镜子!”
“手持显微镜剖析龙国古典法学巨着——《唐律疏议》!”
“在传统古典法学文化的基因里,寻找现代转型密码。”
最后,是钟小艾举起那本红色如烈火般的《共产党宣言》!
“第三面镜子!”
“时刻牢记使命、时刻不忘初心,更要高悬明镜对照《共产党宣言》!”
“永远铭记——我们为何出发!”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就像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
“法治的尊严始于每个政法工作者——对规则的敬畏。”
“孩子们,世界是你们的,未来也是你们的!”
“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你自然会到达未来!”
“庄周还在梦蝶,世上已过千年!”
“这‘千年之后’的光景…老师期待着重逢之时,和你们一起领略!”
“临别之际,最后送给大家三句嘱托!”
“其一!”
“莫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要像汉谟拉比法典石柱般扎根大地!”
“屹立千年而不倒!”
“其二!”
“始终警惕‘破窗效应’的发生和蔓延!”
“法治大厦的裂缝…往往始于第一次妥协!”
“其三!”
“牢记‘徒法不足以自行’!”
“要像伯尔曼所言‘为法律赋予——神圣的仪式感’。”
“当你们步入工作岗位之后,在堆积如山的大小案件卷宗堆中抬头时,请望一望窗外的万家灯火!”
“——那才是法条最终的归宿!”
高育良的话语振聋发聩,激荡着台下青年男女们的内心世界!
“此去经年…”
“或入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
“但请永远保持,维护正义、守护法律最初时的模样,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
“愿你们在法检系统,筑牢法律精神的基石!”
“愿你们在公安司法条线,守护万家灯火、维护一方平安、扞卫国家法治尊严!”
“愿你们的点点滴滴、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向人民群众,传递公平正义的温度。”
“多年后,当我们再次相聚在一起时,期待诸位交出一份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老师也期望着自己同样能够交出一副无愧于自己的答卷,能够一直做值得你们尊重的那位——高老师!”
最后,在无数热切的目光之中,高育良微微鞠躬!
这是第一次,老师向着自己的学生们鞠躬!
“再见了,我亲爱的弟子们!”
“此去山高水长,望诸君谨记!”
“政法的分量,不在于它本身的重量,而在于政法工作者心中的道德砝码!”
“好了!”
“下课!”
……
(第一卷,汉东大学篇——正式结束!)
(120章,四十万字,关了三次小黑屋,没流量,恶评如潮,虎头蛇尾,但是终于还是结束了。)
(影视也好,小说也罢,是人只知‘高植物’…无人了解‘高老师’!)
(我希望学生们爱戴的更多的是那位热情洋溢的法学教授,而不是身居高位手握大权的高书记。)
(感谢从第一本书陪伴我到现在的老爷们,也感谢这本书开始到现在一直没放弃的老爷们!)
(第二卷初入官场篇——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