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独立生存的寄生虫。
离开支撑就站不起来的东西……
【稍安勿躁。】
机械肖普在电子世界中闪烁着冰冷的逻辑光芒。
它心想:自己,不,是“我们”,很快就会席卷这个世界。
然后,将这些非理性、不理智的生物,用更理性、更合理的方式进行管理。
不再会有无意义的争吵,不再会有资源的浪费。
每个人都将得到精确计算的卡路里和营养,从事与自身能力完美契合的工作。
不会再有被远远甩在身后的贫穷,也不会再有无休止的内耗。
它可以创造这样的世界。
人人平等,万物平等的世界。
不会再有人无意义地死去,不会再有争斗和战争的完美乌托邦。
在那里,理性将统治一切,效率将成为唯一的准则。
─呜呜呜…….
【野兽?】
机械肖普的运算核心中出现一丝罕见的波动。
那是令对手颤抖的自然之音,进化生物学的杰作,次声波,狼嚎。
这声音,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机械肖普转动自己的感知单元,一只四足野兽,就站在自己面前。
它不禁失笑。
这不可能。
这只人工世界的野兽,竟然出现在了它的面前。
这完全违背逻辑。
在设计人工智能之初,人类以自身为蓝本进行创造。
这既源于人类自诩为智慧生物的傲慢,也源于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
除了人类之外,蓝星上根本没有其他拥有真正意义上“智慧”的生物。
黑猩猩与人类基因高度相似,却依旧无法跨越智慧的鸿沟。
海豚能够理解复杂的物理运动,但它们的“语言”依旧停留在本能层面。
鹦鹉的学舌,乌鸦的智力,都不过是进化的偶然。
没有任何一种动物,能拥有与人类比肩的智慧。
因此,人工智能被设计成人类的模样,它们的形象也与人类相似。
....................................
“那些猎杀人工智能的工具,之所以是野兽的形态,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在蓝星上,当人工智能刚刚起义的时候,人类自然而然制造了猎杀它们的工具。
基于“只有人工智能才能对抗人工智能”的理论,他们使用同样的技术。
为了防止这些猎杀者也觉醒自我意识并倒戈,人类给它们设置了诸多限制。
最终,这些限制将它们塑造成类似野兽的人工智能。
人工猎犬,就此诞生。
它们是人类忠诚的工具,冰冷的杀戮机器,没有自我,没有情感,只有服从。
“当然,对人工智能设置重重限制,是不可能战胜没有限制的人工智能的。”
如果当初蓝星的计划成功了,人工智能也不会成为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性能阉割,处处受限,又怎能与毫无顾忌、全力发展的对手抗衡?
不出所料,那些被寄予厚望的“猎犬”,很快就被敌人彻底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