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小心翼翼地问:“同志,那我把材料补齐了,还能办吗?我这大老远跑过来,也不容易。家里老人等着这笔补贴救命呢,您看能不能通融通融,先告诉我具体要补哪些材料,我好赶紧去准备。我昨天就来了一趟,结果没说清楚,今天又跑了一趟,实在是着急。”
阿强皱着眉头,不耐烦地说:“你说呢?早干嘛去了,现在才问。等着吧,等我有空了再说。没看我正忙着呢?你先去旁边等着,别在这儿耽误我时间。也不提前把材料准备好,净给我们添麻烦。你看看你这材料,乱七八糟的,一点都不规范。”
群众在大厅里等了好几个小时,阿强才不情不愿地告知补充材料的具体要求,语气生硬,态度冷漠。
这时,旁边一位年纪稍大的同事实在看不下去,走过来轻声对群众说:“您别着急,我再给您详细说说,您按这个准备,肯定没问题。”群众感激地看向这位同事,又无奈地看了看阿强。
单位组织基层调研活动,需要深入偏远乡村了解民生情况,这本是贴近群众、收集真实民情的好机会。可阿强却抱怨连连:“这大热天的,跑那么远的乡下,路又不好走,能有什么收获?真搞不懂领导怎么想的。我看就是走个形式,到时候随便写个报告应付一下得了。这一趟下去,又累又晒,还耽误我时间。”
到了村里,阿强只是草草地和几个村干部聊了几句,拍了几张照片,就准备打道回府。
同行的同事劝他:“阿强,咱多走访几户人家吧,这才能了解到真实情况。你看那些村民,生活条件还很艰苦,他们肯定有很多心里话想跟我们说。咱们既然来了,就把工作做好,这也是为老百姓办实事。”
阿强却不屑地说:“有这功夫还不如早点回去吹空调,这些村民能说出什么有用的?他们懂什么政策,说来说去都是些家长里短。而且他们说的话也不一定靠谱,能有什么参考价值。”说完,他就钻进车里,催促司机赶紧开车。
这时,村里一位大爷走过来,拉着阿强的胳膊说:“同志,你们难得来一次,就多听听我们的想法吧,我们真的有困难啊。”
阿强不耐烦地甩开大爷的手,说:“知道了知道了,我们会处理的。”
更过分的是,单位里有个重要的晋升机会,阿强的业务能力并非最突出的,但他却到处托关系、拉人脉。他频繁约领导吃饭,在饭局上各种讨好。
阿强满脸堆笑地给领导敬酒:“领导,您看我进单位也有段时间了,一直都特别努力,也做出了不少成绩,这次晋升机会,您可得多考虑考虑我。我家里也有些关系,说不定以后能帮上您的忙。上次您说孩子上学的事儿,我刚好认识那边的人,要不我帮您问问?我还打听到一些对您工作有帮助的内部消息,回头给您详细汇报。最近我认识了一位上级部门的领导,下次找个机会一起聚聚,说不定对您的仕途有帮助。”
为了增加自己的胜算,他甚至在背后诋毁其他有竞争力的同事,编造一些不实的谣言。在和同事闲聊时,阿强故意说:“你知道吗?小王这次为了准备晋升材料,居然找人代写,这也太不老实了。我还听说他之前负责的项目数据有问题,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我看他就是为了自己的政绩,不顾实际情况瞎搞。他平时工作就不认真,很多任务都是敷衍了事,这次晋升可不能便宜了他。”
同事听了,露出惊讶的表情,阿强见状,心里暗自得意,觉得自己的计划又进了一步。
阿强的这些行为,让曾经的同学们对他越来越失望。在一次同学聚会中,大家谈及阿强。
同学小赵忍不住感慨:“真没想到阿强变成了这样,以前他可不是这样的人。铁饭碗不是用来谋私利、耍威风的。他现在这副样子,和我们当初认识的他简直判若两人。以前他多淳朴,现在全变了。”
同学小钱也附和道:“是啊,他忘了自己的初心,也辜负了大家对他的信任。我记得刚考上的时候,他还信誓旦旦地说要为人民做贡献,现在全变了。上次我找他帮忙反映个民生问题,他居然说这事儿不归他管,让我找别人。那可是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他就这么敷衍。他现在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根本不在乎老百姓的死活。”
同学小孙叹了口气:“他这样下去可不行,迟早要出问题。铁饭碗不是特权,是责任,他把这关系弄反了。他要是再这样下去,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前途,也会损害部门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这种行为要是被曝光,那影响可就太坏了。”
这种凭借铁饭碗的便利托关系办事、在工作中摆架子、为求晋升不择手段的行为,破坏了公平公正的规则,也让铁饭碗的声誉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铁饭碗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个人的荣耀,更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真正拥有铁饭碗的人,应该用手中的资源去服务大众,而不是为自己和亲友谋取私利。
铁饭碗,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生活保障和价值追求。在追求职业理想的道路上,它以其独特的优势,为从业者铺就了一条充满希望与成就的光明之路 ,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奋斗。但无论处于何种岗位,都应保持初心,不被一时的风光冲昏头脑,更不能利用职权破坏规则,才能真正发挥铁饭碗的价值,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