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他们几人怎么都没有想到,陈常青压根就没有下山,反而是和两伙进山的鬼子大战了一通,发了一笔不小的财。
“刘三,常青有没有告诉你们,他什么时候回来?”
担心陈常青的不止游击队的几名队员,三溪村的村长,大苗婶的公爹陈丰田一样放心不下。
他年轻那会儿,天下还没有那么乱,他的父亲还能供他到县里的私塾读了书。
只可惜他刚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天下便变了个样子。
紫禁城的皇帝老佛爷都下了台,换成了大总统。大帅们也割据各地,混战不休。
县城里的先生被某个路过的大帅征用带走,他这个只会写名字的学生,也就只能是窝在小小的三溪村里务农保命。
一晃眼,他已经到了花甲之年,看着村里的后辈们一个个大字不识几个。
他有心想要让一些资质不错的陈氏少年去读新学堂,奈何多年来的军阀混战,然后又是鬼子入侵,三溪村有太多外出的年轻劳力不见踪影,村里的收入直接没了大部分。
瘠薄的山田只能是勉强维持生计,哪里还能够供得起娃娃们到学堂里求学。
直到陈常青从国外回来,要在家乡当兵打鬼子。
起初,陈丰田想过把陈常青介绍给当地的八路军队伍,让陈常青跟着八路一起抗日。
可陈常青刚来的时候一身狼狈,路上也不知道是经历了什么苦难,导致整个人显得有些呆滞和内向,甚至有些怕生人,根本不敢离开村子去往八路军的队伍。
后来又是生了一场病,整日在屋里睡得昏昏沉沉的。
那个时候陈丰田就有琢磨了个办法,成立三溪村游击队,把原本负责站岗放哨,提防鬼子进山的刘三几人,全部编入游击队队伍里,由陈常青担任这个游击队队长。
大家伙平日里的任务没有变,只是多了个游击队的名头。
这样一来,陈常青既是参加抗日的队伍,同时还能当一下村里小孩的教书先生,算得上是两全其美。
只不过陈丰田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次鬼子竟是突然改变了以往下乡征粮的路线,让以往不太受重视的三溪村忽然遭到鬼子兵的大规模来袭。
更是没有想到,陈常青这个游击队队长竟是那么尽职尽责,不仅在昨日村民转移的时候负责下山打阻击,今天更是冒着危险去给村民找粮食补给。
老村长对陈常青的重视,刘三是心里有数的。
只是鬼子来了之后,陈常青忽然间性格大变。
原本内向唯唯诺诺的性子,忽然变得勇敢起来。
刘三被他这种巨大的改变给弄得有些懵,不自觉间就开始按照陈常青的要求去办事。
甚至今天陈常青要独自一人下山侦查和寻找粮食,刘三都没有多加阻拦。
心里就是对陈常青抱有极大的信心,感觉大变样的陈常青或许真的有能力去做这件事。
陈常青就是名副其实的抗日游击队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