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确定研究方向(2 / 2)

对比起来55式37毫米高射炮生产效率肯定更高。

当然了59式高射炮他也不会放弃,打算在研究完55式高射炮,在研究这一款炮。

想明白这一点,李枭就在网上查了起来。

幸好在后世,这款炮属于淘汰的武器,很好查到详细的资料。

也幸亏他现在学东西越来越快,接触的机械工程知识越来越多,否则不要说去碰设计比较复杂的这类武器。

看都看不懂。

而通过查找资料,李枭也弄清了这款高射炮的结构。

59式57毫米高射炮。

它由起部分组成,炮管部分、炮闩部分、供弹系统、反后坐装置、瞄准系统、炮架部分以及附件部分。

炮管部分又分为身管和炮口制退器。

身管它可以说是炮弹发射的核心部件,在炮弹发射时,发射药会在身管内产生反应,通过燃烧产生的高压高温气体,把炮弹推出去。

这也要求身管必须采用高强度的合金钢材料,并且还要进行热处理等工艺。

要知道火药燃烧产生的高压气体,可是会让膛压达到数千个大气压,如果不使用合金钢材料,可能直接就会炸开。

其次55式37毫米高射炮身管,其内径的精度也有要求,这会直接影响到炮弹的飞行稳定以及射击精度。

此外身管还需要拥有良好的散热性能,要知道在连续发射的情况下,身管的温度会不断累积,在这种累积之下,如果不能及时散热,很有可能就会造成身管变形等问题。

炮口制退器则是比较简单。

没有那么多要求,毕竟它的作用就是减少火炮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

炮闩部分则是包括立楔式炮闩和弹夹。

弹夹不用多说,就是用于装填炮弹用的,它的弹夹装弹是5发,弹仓容弹量则是10发。

立楔式炮闩则是炮管的封闭装置,作用是确保火药燃气不会从炮尾泄漏,它会在装填炮弹时打开,装填好后关闭。

而它对材料也有很高的要求,需要高强度的金属材料,这样才能承受的住高温和高压以及巨大的冲击力,也只有高强度金属材料,才能让炮闩在火药燃气的高压作用下。

不至于变形、开裂,保持良好的密封性。

还有炮架部分同样如此,也需要采用高强度的金属材料,普通的金属材料根本就支撑不住。

毕竟炮架需要承受火炮发射时,产生的巨大后坐力和震动,如果不使用高强度金属,很容易造成炮架变形、断裂。

并且炮架对于焊接也有要求,要确保焊缝的强度和密封性,毕竟炮架的作用是链接各个部件,这种链接必须牢固可靠,否则后果可想而知。

全部查看下来,李枭稍微皱了皱眉。

55式37毫米高射炮虽然结构简单,但想要制造出来还是有些难度的。

这其中最大的材料问题,这个倒是已经解决了,有了电渣重熔技术这都不叫事,唯一的难题就是特殊的防腐处理。

毕竟在火炮的发射过程中,火炮可是会接触到很多腐蚀性物质,这就要求一些零件必须要耐腐蚀。

让他感觉唯一比较难的就是加工的精度,这必须要保持在极小的公差范围内,但关键是国内目前就缺高精度的加工。

但也只是有些难,而不是无法解决,这也算是一个好消息。

……

这两天李枭把重心都放在了研究高射炮上。

至于厂内的项目,这个很少需要他操心。

进行的很顺利。

最终在他开始研究高射炮后的第三天,三马子开始了组装,一大早,研究三马子的厂房内就聚集了不少人。

厂长、副厂长都到了现场。

在场上,在工程师的指挥下,很多工人都在忙碌着,三马子的组装并不算难。

这首先就是对车架的检查。

这个事先工程师已经检查了很多遍,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之后就是前桥后后桥的安装。

所谓的前桥、后桥,就是前轴和后轴,作用就是传递车架与车轮间的弯矩和转矩,以及作用力,之后还会安装减震器,减震器的两端,一端连接车架一端连接车桥。

作用不言而喻,就是为三马子提供减震功能。

等安装完,一部分工人就开始安装起了轮胎和轮毂,把他们放在前后桥上。

随着车轮、发动机、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的安装完毕,逐渐一辆车的轮廓显示了出来。

最后工人再将车厢框架,驾驶室框架,放置到车架上方,通过焊接起来后,一款三马子彻底的组装完毕。

看着组装起来的三马子,很多人都看直了眼。

李枭给的设计图并不是随意给的,而参考的后世五征集团推出的3x迈昂。

这还首先就是外观,这款车的外观和原来不一样,造型很独特,时尚、精美,当然这都是外观,除了视觉效果外,影响并不大。

关键还是车身结构的设计。

它采用了桁架式结构车架,这种结构的车架不仅坚固耐用,更是可以提升三马子的承载能力以及稳定性。

其次悬挂也不是才用的普通悬挂,而是c型臂和横置板簧结构,这公结构的好处就是可以提高车辆的舒适性,让车辆能够降低颠簸感,承载力也达到了3吨重量。

不过这承载力是官方载重,李枭设计的时候就查过,有人尝试过,5吨的载重依旧能跑。

非常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