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后,清泉县百姓已收拾停当。有铁匠带着十几个徒弟,肩扛铁砧;几个猎户领着三十青壮,手持削尖的竹竿;就连九十岁的老夫都拄着拐杖,挎着个小包袱上了牛车。
\"探路!\"周桐下令。
一百余名青壮,分组由士兵衙役带领,前往城外打探消息。项叔良亲自带队。
这些青壮中,有不少人扛着锄头,权当是武器,还有那一班铁匠,也带着趁手的工具一同前往。
一个时辰后,打探消息的队伍返回,汇报说一路并无异常,安全无虞。
周桐遂派小顺子先行赶回桃城,告知陶老等人清泉县百姓即将前往之事,让他们早做准备。
随后,他又叫来大虎和老王,让他们也先回去,看看家中还有没有余粮,顺便问问陈嬷嬷有没有能让清泉县百姓做工的活计。
一切安排妥当,趁着天亮,众人正式启程。
启程时出了个小插曲,杜衡夫妇带着女儿茹茹上了唯一一辆破马车,却缺拉车的牲口。
周桐冲万科使眼色,后者苦着脸解下缰绳:\"老爷,抽签行不?\"
\"不能。\"周桐笑眯眯地让出自己马鞍前的位置,\"来,万大爷请上座。\"
万科一脸不情愿的爬上马背前座,故意用屁股蹭周桐的膝盖:\"桐哥哥,要不咱让赵德柱那家伙来拉马车算了,别让咱们宝贝马儿受累?\"
周桐笑骂着踹他一脚:\"再废话,让你给茹茹当马骑!\" 小姑娘躲在母亲怀里偷笑,眼尾还挂着未干的泪痕。
队伍浩浩荡荡地前行,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万科坐在马前,故意扭动身子,嘴里还喊着:“桐哥哥,这马晃得我难受~”
周桐被他气得笑骂道:“你这小子,再不安分,我就把你扔下去。”
队伍中的孩子们嬉笑打闹,大人们则相互交谈,谈论着对桃城生活的期待。
行至开阔处,项叔良突然策马奔回:\"大人!前面有情况!\"
众人立刻戒备,青壮们将妇孺护在中间,铁匠们握紧铁锤。
周桐拍马向前,只见七八个衣衫褴褛的金人跪在路中央,盔甲生满绿锈,兵器扔在十步外,不住磕头。他们瘦得皮包骨头,有个少年甚至啃着树皮。
周桐望着这些金人,心中犯起了难。
他实在想不出该如何处置,按以往金人残暴的行径,他真想一刀将他们砍了,可眼前这些金人实在没有了往日虐杀百姓的凶狠模样。而且,他又不懂金人的语言,无法交流。
万科握紧刀柄:\"砍了吧,金人没安好心!\"
周桐却摆手:\"绑了,带回桃城。\" 他转身想走,却又停住脚步,解下腰间水囊扔过去,\"回去再发落。\"
队伍重新上路时,金人们被绳子捆着走在队尾,十几个士兵握着刀死死盯着。茹茹从马车上探出头,好奇地看着这些 \"长胡子叔叔\",柳柯然轻轻捂住她的眼睛:\"别看,等会儿就到家了。\"
.......
夕阳将迁徙队伍的影子拉得很长。杜衡抱着熟睡的女儿,轻声对妻子说:\"等安定下来,我给你重新打支银簪子。\"
柳柯然望着丈夫清瘦的侧脸,忽然笑了:\"不如先给你做身合体的官服。\"
前方传来马蹄声,小顺子策马而来,远远喊道:\"大人!桃城派来接应的车队到了!\"
队伍里响起欢呼声,茹茹的木球滚落在木板上,杜衡笑着捡起来,忽然看见妻子眼中泛起泪光。
他知道,这一路不会太平,但至少,他们不再是无家可归的人了。风声中,金人们的低吟与百姓的脚步交织,向着渐亮的前路,慢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