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623章 礼教大事

第623章 礼教大事(2 / 2)

朱骥看看左右,点头道:“正是。”

朱永望向陈政:“先前陛下说张国丈功劳很大,怀公公却不以为然。现在陵寝工程到了验收时,却没请张国丈这个大功臣去瞅瞅,委实有些说不过去,好在陛下帮我们弥补了错误。

“另外,梓宫发引这么大的事,礼数上也的确应该由一位翰林学士出来主持!张国丈来翰林院掌院学士,的确有这个资格。”

陈政皱眉问道:“朱都督,为何先前面圣时,陛下没提及呢”

“这个……”

朱骥本想说怀恩在那儿,皇帝怎么可能会说器重国丈爷的话但又一想这么说的话不是公然挑拨人家君臣关系吗于是拱手道,“对此卑职不太清楚。”

朱永用力拉了朱骥一把,问道:“陛下有没有提,梓宫发引究竟是哪一天估计就这两日了吧……毕竟还有个五六天就要过年了……”

朱骥没有回答,微笑着问:“公爷您还有吩咐吗”

朱永微微错愕,道:“其他没什么了,我就是想问问,先皇哪天风光大葬”

朱骥道:“您亲自去问张国丈,不是更好吗”

“对对对。”

朱永笑着道,“瞧我这记性,陛下让我们听从张国丈的吩咐办事,那就得以张国丈的意见为准。

“我先去了。告辞告辞!”

说完便径直上了保国公府的马车,扬长而去。

陈政与朱骥对视一眼,也是拱手作别。

……

……

张峦正在家中躲清闲,一道旨意突然传了下来。

拿到皇帝下发的让自己主持先皇出丧事宜的圣旨,张峦有些懵逼,恰好儿子不在家,他干脆跑去城内某个工坊找儿子,正好以此为借口出门,晚上不打算回家了。

等见到张延龄时,张延龄才刚接见完秦昭。

“儿啊,为父又犯糊涂了。”

张峦把谕旨交给儿子,随口问道,“你给瞅瞅。我怎么没看明白呢陛下到底要为父做什么”

张延龄仔细看完,解说道:“上面列得很清楚啊,两天后就将完成先皇的梓宫发引……出殡之事早晚都得完成,最好趁着年前就把所有事情做完……毕竟先皇四十九天的停灵期早就过去了。”

张峦不悦道:“我不用你来跟我解释字面上的意思……我就是想问问,你姐夫到底想干嘛”

张延龄笑道:“你亲自入宫去问姐夫不更好吗”

“啊你不会是想说,你也不知道吧”

张峦说到这里,立马摇头,“不会,绝对不会!吾儿神机妙算,乃孔明在世,我不相信你不知道。”

张延龄哭笑不得,道:“爹,姐夫信任你……人家父亲出缤的大事,都交给你来负责,一切都出自对你这个岳丈的绝对信任……你咋这么多疑呢”

张峦道:“真的这么简单我咋不信呢”

“不管从哪方面看,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沉吟了一下,张延龄又道,“不过以我猜想,你这个户部右侍郎应该当不长久了,礼部将会是你的新去处。”

“……”

张峦呆滞片刻,问道,“就因为让我主持国丧,你姐夫就打算调我回去礼部任职这是什么逻辑”

张延龄道:“爹,难道你没发现,你现在就根螺丝钉一样……姐夫把你当成他身边最重要的人,哪里需要就把你安排去哪里!”

“螺丝……钉何解”

张峦继续懵逼。

张延龄放下谕旨,道:“爹,先前你当的什么官”

“礼部右侍郎啊……你的意思是,我熟悉礼部的差事,所以又调我回去”

张峦若有所思地问道。

“姐夫刚登基时,最需要的是先正名,完成皇位交接,而礼部侍郎负责第一线主持事务,当然要把你安排到这个职位上。”

张延龄道,“等姐夫登上皇位,且暂时没有大的危机时,恰好朝廷又出现钱粮上的缺口,换句话说就是缺钱,这时候就需要把你调去户部,出任右侍郎之职。”

张峦一脸嘚瑟:“哦,为父终于听明白了,对你姐夫而言为父真的很重要啊!可现在不正是朝廷最缺钱粮的时候么为啥还要把我调回礼部任职呢留在户部,推进盐税改革,对你姐夫而言不才是最好的选择吗”

张延龄感慨道:“我的老父亲啊,你觉得我这姐夫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我管他呢……等等,你是说他孝顺”张峦眼前一亮,问道。

“对啊,我姐夫非常孝顺,眼下正是先皇下葬时,你猜猜啊……我姐夫心中有一件非常挂念,涉及礼数之事,且他内心非常纠结,自己又不好意思提出来……你觉得会是什么”

张延龄问道。

张峦仔细思忖后,脸色阴沉:“吾儿,你不会是想说,你姐夫想让他亲生母亲……与先皇同葬。

“是这意思吧”

“嗯。”

张延龄点头。

张峦精神一振,道:“听你这一说,还真是礼数上的大事,非得有人出来承担不可。但是啊,这新皇登基,以其母妃为后,这是历朝历代的规矩,用得着我来出头吗太后定名之事,不都要逐一落实吗”

张延龄解释道:“姐夫始终是皇庶子出身,且他常年受宫中贵人欺压,以他那内敛的性格,哪里有底气独自面对这一切所以我那姐夫非常需要朝中有人为他撑腰,甚至是为他遮风挡雨。”

张峦摆摆手:“千万别这么说,为父可没那本事。就算真有人拥有替你那皇帝姐夫遮风挡雨的能力,那也得是吾儿你这般聪慧的人物。”

“爹,你就别夸我了,先说正事吧!既然咱现在已经明白了姐夫的用意,那咱就得直接一点。”

张延龄道,“不用爹你亲自出面,不如请姑父徐琼帮忙,让他站在礼教的角度,为陛下发声,为姐夫的母亲纪后发声。你觉得如何”

“好,我这就去找你姑父。正好我觉得这件事我不太行呢……你姑父再怎么说,也是进士出身,又长期在翰苑供职,人家有那资历和声望,能把气氛带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