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哗”甚至能感觉树叶打在脸上的错觉。
“啊姐,真的在飞翔啊”唐小名兴奋地说。
“我也感觉到了。”罗裕秋喊着。
“表姐,这是什么现象啊怎么没有了”罗裕哲睁开眼睛奇怪地问。
有人也发现了这个秘密,看向这边,等着唐小点解释。
唐小点却笑道:“这个秘密等着你们长大探索。”
正说着冉冉的太阳要升起来了,它从地平线上升起,周围的云彩变成了彩色,就像画家在青色的天畔抹了一层粉色,又撒上几道金光。
白日一照,浮云自开。
有人拿出相机照相,唐小点来到旁边专门照相的地方,一下开出五六张票,他们或单独或合影,让几人过足了照相的瘾。
接着去了平安寺,唐小名悄悄地走到唐小点身边,表情凝重地说:“姐,我们有很长时间没有祭拜妈妈了,今天就在这里祭拜一下,好吗”
唐小点欣慰了点头,卖了香,虔诚地跪在地下,罗裕哲和罗裕秋想到当年在择善寺的一幕,心里也为自己的姑姑祈祷。
这时颂经唱起,淡淡的檀香,云雾缭绕,似仙似尘,大家发现这才是翼山的最美风景。
下山时唐小点在路边找了几根枯藤当拐杖,她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起初人们不理解,现在知道了吗上山费劲,下山废腿,昨天爬了那么长时间腿也不疼,可是今天下山后绝对疼得抬不起来。”
几个孩子经历了这两天所见所闻,对唐小点的话坚信不疑,能用拐杖使劲坚决不用腿。
下山走得另一条路,这里比昨天上山的路要险多了,不是扶梯就是拱桥,几个孩子有点抓狂,爬山的时候想下楼梯,现在下楼梯了,唉,几人狼狈不堪,还好晨雾缭绕,空气新鲜,跟神仙居有一拼。
有的地方能见度只有几米,阳光使出吃奶的劲钻出云雾的缝隙里,照在孩子们和唐小点的身上,让他们兴奋起来,像注入了新鲜的能量,顿时有时不完的劲。
唐小点吐出一口浊气,深深的吸了一口大自然氧吧的纯氧气,感觉头脑清醒,精神气爽,她抿嘴一笑,向着前方的朝阳庙走去。
第二百七十三章 算命
朝阳庙就是朝阳聚集的地方,站在这里更能感觉到万丈光芒从云层里四面八方射下来,远远的看去像菩萨手里的金钵反扣下来放出的结界。
整个朝阳庙笼罩在万丈金光的结界里,这也是翼山的第二道风景线。
走到这里,下面的路就比较平坦了,而且离心中的目的地也近了,四人边走边欣赏风景,甚至走到附近的农家买了新鲜的瓜果。
直到中午十二点终于下了山,四人坐在一个茶水摊上休息,一个简单的小桌上放着几个玻璃杯,每个杯子上用方形的小玻璃盖住,有褐色的茶,有红色黄色的甜水。
罗裕哲举着红色的甜水说:“表姐,我要喝这个。”
唐小点无奈,这就是色素兑出来的甜水,茶水也是陈年旧茶,她端起了一杯红色的甜水给罗裕哲,忍不住看向坐在旁边的老妈妈。
一身干净的蓝布衣,布鞋白袜,双手粗糙像松树皮,头发却梳得十分认真,没有一丝凌乱,一根根的银发清晰可见,微微下陷的眼窝,深褐色的眼眸,无不说明这位老妈妈的年龄。
她的双手正灵巧的编著蚂蚱螳螂之类的小动物,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甚至能感觉到鼓起的眼睛在转动。
唐小名摸着一只螳螂细细的看着,唐小点不动声色靠近老妈妈,突然失去了平衡,摔倒在老妈妈的身边,手条件反射的抓住了妈妈的右手
孙母慈爱的扶起唐小点说:“下山伤到腿了吧回去用热水烫一烫,可以缓解一下。”
唐小点却怔怔地看着孙母,捏住她右手没有松。
“老毛病了,治不了。”孙母早已发现了唐小点的举动,摇摇头说,神色没有悲哀。
唐小点松开手,她不是装模作样的,讪讪一笑说道:“阿姨,今年多大岁数了”
孙母一愣,转眼笑着说:“今年六十了。”
“不大不大,七十岁才正当年,老妈妈这样能活到九十九。”唐小点说着,心里却很尴尬,这个年龄她应该喊奶奶了。
可是想到以后孙秋生要和她一起共事,所以只能委屈老妈妈了。
“哎呦,瞧这嘴甜的,是不是没有带钱呀喝吧,阿姨不要钱”孙母慈爱地说。
“我们有钱,老妈妈,表姐可是中草堂石决明的高徒,她说你身体好,绝对没有错。”罗裕秋照着唐小点之前设计的台词开始上演了。
唐小名也放下了茶水,用最最真诚的眼神对着孙母说:“老妈妈,我们家有钱,这几杯水的钱我们一定要给你,老妈妈,人有病,看好了就没事了。”
“嗯嗯,就是,老妈妈,你这甜水好甜,就冲这么甜的水,如果你去了石决明那里看病,我去给你排队,绝对排第一。”罗裕哲说。
孙母没有说话,而是探究的看着几个孩子,转眼又恢复了平静,说道:“不用了,这样挺好,人的命天注定,再说你的那个时石大夫太远了。”
唐小点面上一惊说:“阿姨,你知道中草堂石大夫”
“嗯,听我小儿子说过。”孙母说。
“老妈妈,你儿子叫什么名字他认识石叔叔,看我们认不认识他”罗裕哲说。
他有点别扭,之前让大家背台词,给别人的都是符合十三四岁的年龄的正常表演,可是他的却是弱智的话,你听听,这是什么逻辑人家认识你,你就要认识别人吗
他皱着眉头等着孙母回答,却没有想到唐小点接话说:“老妈妈,我这个表弟虽然有时冒傻气,但心地非常好,你就告诉他吧。”
罗裕哲快速低下头装作害羞样子,他不是要害羞,他是觉得丢人,表姐的话,明显在说他弱智吗傻
孙母一脸心疼的看着罗裕哲说:“孙秋生。”
“少年易学老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唐小点背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