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7(2 / 2)

须知那李佑是惯会操弄民意的人,虽不知他手法如何,但必然要将事情闹到不可收拾,也好火中取栗。天子追究下来,为平息事态很可能要各打五十大板,如此司副便冤得很总而言之,司副你一旦遣人去报复,便上当了”

唔言之有理。黄司副又问道:“依你之见,如何是好”

郑佥书答道:“右司副为御用召买煤炭,这是天经地义的公务,却无故被商家殴打,任是谁来说,也没法说李佑有理既然司副已经抓住了理,就不要与李佑反复纠缠,那是徒劳无益,纠缠多了反而将水搅浑了依小的浅见,司副应该迅速去找能讲理的地方和能讲理的人”

黄公公若有所思,他们太监能讲理的地方自然就是皇宫大内,宫外没人和太监讲理;能与他们太监讲理的人,自然指的是小皇爷,除了天子,亦没人会真正和太监讲理。

想至此,他一脚蹬开给他上药的小内监,大喝道:“不必包扎了就如此模样,趁着天色未黑,抬我去宫中”

随即黄司副又被抬上轿子,向西出发。在路上,黄庸公公发现自己有两个选择,一是找干爹,也就是内官监掌印谭公公;二是找顶头上司直殿监掌印太监、署理惜薪司刘公公。

想来想去,黄庸公公决定去找直殿监刘掌印。这刘掌印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段知恩的亲信,段知恩又是天子最亲信的大伴,所以很容易就直达天听;其次,刘掌印也在煤市上投了银子的,所以他办这事肯定尽心,不用担心推诿拖延。

惜薪司本司就在西安门里面,黄公公作为惜薪司副主管,在这儿也有住处。但他轿子是进不了西安门,黄司副只好忍着剧痛。让两个小内监手把手的把他架了进去。

随后就打发人去请刘掌印,他这模样实在没法行动,所以只好去请刘掌印自己来看。

又过了半多时辰,直殿监掌印太监刘朝刘公公匆匆赶到,见了下属不成人形的惨样,委实被吓了一跳,吃惊的问道:“当真是那李佑所为”

黄司副哭丧着脸,诉苦道:“千真万确,我怎敢作假刘公公要为我做主”

刘公公亲自前来,就是要亲眼查验的,看他不似作伪便相信了。就是自虐自残栽赃,也不会将自己搞的如此凄惨罢。

“黄司副放心咱惜薪司不欺负人,但也不能任由别人欺辱那李佑有势力又如何,总有人收拾的了他我这便去向段公公禀报”刘掌印对着黄庸安抚道。

司礼监是内监二十四衙门之首,司礼监掌印、秉笔在太监中的地位就相当于外朝的内阁大学士加吏部尚书,真真正正的太监领袖,号称内相。

所以刘掌印因为惜薪司的事情,向司礼监秉笔太监段公公禀报,无论从人情还是从程序来说,都是无可挑剔的,是很正常的公务行为。

而段公公得报后,因为涉及宫外不敢擅专,再向天子进奏也是很正常的。至于天子得到奏报时,顺嘴问几句段大伴意见,那更是正常。

至于段公公的回答,那还是再正常不过的:“李佑此人屡犯不改,如今已经罢官为民,居然还敢当众刁蛮无理的殴打高品中官,致使惜薪司黄司副重伤,这是骄狂自大,藐视天家若不惩治,将来中官谁还敢出宫为陛下办事

其次,那李佑以蝇头小利市恩于民,收买民心,至今一呼万应,奴婢担忧其居心叵测”

天子皱眉不语,其实他对李佑的观感总体而言是不错的,皇姐也对他赞赏有加。朝廷中难得有这么一个年纪相仿、朝气蓬勃的官员;而且南巡到李佑治下的扬州时,又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觉得李佑堪有几分治世之能臣的雏形。

他知道,李佑有喜欢刷声望这种称不上毛病的毛病,但月初时这李佑在煤市居然胆敢借题发挥,拿他这天子的脸面去刷民间声望,这就不可忍了

初六朝会上,责问他几句,他竟然直接辞官走人,这种死不认错的态度,如何能令他这一国之尊下得了台

再看看李佑近日行为,让景和天子发怒之外又多了几分叹息,此人真是越来越不成器,已经如此堕落

黄司副代表皇家去召买煤炭,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值当李佑如同泼皮般二话不说便动手痛殴打狗还得看主人,真当天威是纸糊的吗

想至此,景和天子下谕道:“叫都察院明日捉拿李佑审问”

段知恩连忙书写手诏,并请了天子朱批。眼下已经天黑,宫门落了锁,待到明日才能发出去。

第六集 名震京师 第586章 没有心理准备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李佑将惜薪司右司副黄庸黄公公“礼送出境”后,便立刻将泰盛煤铺中所有掌柜伙计召集到大堂。

看众人都有点惴惴不安,李佑哑然失笑,“今日有那阉宦谋夺产业,被我打了出去,这虽然不是大事,但仍要花几天功夫处置。我是不怕他,但为避免报复波及到尔等,从今日起暂且歇业,年底分红先发一半。你们各自避开,另寻住处也好,投奔亲友也好,且打听着消息,等风平浪静后再回来开业。”

众人面面相觑过后,便散了。李佑留下高掌柜问道:“铺里煤场还有多少存煤”

高掌柜默算后答道:“前面运到的,除了售出二十四万斤外还余四万斤,这是存在店中的。近两日运到的是十二万斤没有存在铺里,按照东家吩咐,已经在附近村落里租了院子安置。”

李佑点头道:“甚好,估计明日有最后一批八万斤运到,安排好人手去接应,也存到村落院子中。其余便没什么事情了,高先生你暂可歇息几日,得空时去那村子中盘点存煤。”

高掌柜见李佑仿佛安排后事似的,心下忧急,“东家急公好义、万民敬仰,如今恶了那狗贼阉宦,当真无事么这世道好人不见得好报。”

李佑觉得有必要与高掌柜吃定心丸,让他继续安心做事,免得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毕竟赚钱的生意以后还是要继续靠这些伙友做。

想至此便亮出“家底”,李大官人淡然道:“不妨,你有所不知,我可是保过皇家祖坟的人。所以有御赐金书铁券护身,就是评书里那个丹书铁券,天子亲自刻盟誓于上。别说殴打,就是杀几个阉贼,又怎么会有事”

普通民众见识有限,但赖评书话本之力,丹书铁券这个被传言夸大的东西还是知道的。得知东家有此护身法宝,高掌柜便放了心,神态轻松的去安排后事。片刻时间,所有煤铺的伙友都得知东家有神器护体,人心迅速稳定下来了。

随后李佑带着韩宗等家奴离开了泰盛煤铺,进城回家。他已经三天不曾回来了,进门后便惊动了全家上下。

在后院,李佑同样将妻妾儿女召集在正房堂上,“我惹了阉宦,担心这两日可能有些纠纷,只怕要家宅不宁。明日清早,你们就携带随身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