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距离不足二十步时,双方飞矛兵开始互掷飞矛。
终于,双方的重甲步兵短兵相接,战场上顷刻间便爆起了连绵不息的盾牌撞击声、利刃砍开人体的声音以及双方将士临死前的惨烈哀嚎声,从高空往下俯瞰,楚汉两军就像是一红一黑两道洪流正面相撞,霎时溅起了漫天血花。
以御林中郎将叔孙婴为箭头的大汉御林军的确是锐不可当,双方甫一接触,大汉御林军便轻易破开了楚军重甲的正面防御,楚军重甲可谓是装备精良,可无论他们怎么抵挡,也仍然阻止不了大汉御林军的凌厉攻势。
楚军重甲连连败退,毕书嘴角的笑意却又浓了一分,想凿我中军、直接斩首么想法倒不错,也罢,既然你有这心,在下也就勉为其难配合一二罢。
当下毕书再度扬起右手,淡淡地道:“大纛传令,各军后退。”
后退项庄、项佗、恒楚等人闻言先是本能地一惊,两军都已经缠斗在一起了,这个时候下令退兵可不是闹着玩的不过很快,所有人脑子里便回忆起了另一个让他们刻骨铭心的战场画面,垓下之战,没错,就是垓下之战
想当年,垓下之战,韩信也曾在两军缠战时下令齐军后退,项庄、恒楚、季布他们以为这是个错误,可最终的结果却证明,错的是他们,韩信虽然下令后退,可齐军却并没有在后退的过程中出现混乱,更没有因此而溃败
而楚军却因为过于深入追击而吞下了惨败的苦果
回想起这刻骨铭心的一幕,项庄便将吐到嘴边的疑问又硬生生地咽回了肚子里,毕书能够在泗水之战中打败韩信,想必也会有韩信退而不乱的本事,他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当个甩手掌柜,安心观战便是了。
“楚军竟敢后退”周勃的浓眉霎时间拧成了一团。
但是很快,周勃老脸上便露出了一丝冷厉的杀机,项庄小儿欺我年迈乎
灌婴、陈武诸将也是面面相觑,临战后退,这个可真是相当考较主帅的指挥功力的,据他们所知,这个世界上除了齐王韩信和楚国那个刚刚冒出来的毕书,好像还没有别人能够做到这一点,难不成项庄也想挑战一把
“项庄小儿疯魔了不成”刘邦也吃惊地张大了嘴巴。
张良脸上却霎时浮起了一丝阴霾,他忽然间有了一种很不好的预感,难道说不过张良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这怎么可能站在张良身边的陈平却还是神思不属的样子,脑子里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项庄、项佗、武涉、百里贤等楚国君臣的额头上已经冒出了冷汗。
因为楚军在后退过种中所出现的各种状况实在是太过凶险了,有好几次,楚军都已经整营被汉军给冲乱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总会有另一支楚军在危急关头从侧面支援过来,堪堪挡住汉军的兵锋,然后给溃败的楚军赢得重新整队的机会。
这就给了项庄等人一种错觉,楚军始终挣扎在溃败的边缘。
楚国君臣看得是心惊胆颤,毕书脸上却仍是那样的云淡风轻。
除了毕书,铁牛和负责传达军令的十几个亲兵也是神情从容,他们都曾亲眼目睹过毕书跟韩信的对决,相比泗水之战时,毕书现在可是从容多了,下达军令的语速、频率,都远不足以跟泗水之战相提并论,可见,上将军现在轻松着呢。
楚汉两军一退一进间,双方的阵形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
不知不觉间,楚军的一字长蛇阵便演变成了一个模糊不显的雁行阵,而汉军的锋矢阵则收缩成了一个庞大的三角锥形阵,从高空往下俯瞰,汉军的整个三角已经被楚军的雁行阵围住了两个边,只有底边还处在汉军骑兵的保护之下。
不过,汉国君臣却并没有察觉到这种模糊的变化。
无论是周勃,还是刘邦,或者张良,都只看到在汉军凌厉的猛攻下,楚军的阵形已经完全溃乱,按照兵法上讲的破解一字长蛇阵的诀窍,汉军已经完全实现了意图,因为楚军两翼的骑兵已经完全被汉军骑兵缠住,而御林军也已经完全楔入楚国中军了。
现在,只要投入重骑兵对楚国中军发起致命一击,楚军就该溃败了
周勃深深地吸了口气,遂即缓缓拔出宝剑高举过顶又往前用力一引,沉声道:“大纛传令,重骑兵攻”
第454章 大破汉军中
周勃一声令下,汉军便突然改变攻击方向,开始向左右两翼的楚军发起猛攻,在猛烈扩张本方阵形的同时,也在中间空出了一条通道,在汉军不遗余力的猛攻扩张之下,这条通道正变得越来越宽广,同时向着前方急速延伸
半个时辰之后,当顶在最前方的御林军也分成左右两股时,一队队连人带马都包裹在黝黑铁甲里的重骑兵终于从汉军后阵的旌旗密林里缓缓走了出来,此时,汉军步军拼力扩开的通道已经扩展到了足以容纳百骑并行的宽度。
领头的汉军骑将扬起右手往前一压,身后黑压压的重骑兵便纷纷催动战马,开始向前缓步前行,然后是一溜跑,然后是快跑,仅只片刻功夫,两千多汉军重骑便已经漫过数百步的距离,开始了最后的极速冲刺
倏忽之间,楚军已经近在眼前。
领头的汉将扬起长剑重重下压,冲在头排的一百重骑便纷纷压下了手中的骑枪,而后面二十几排的重骑兵则纷纷拔出了沉重的双刃重剑,两千多重骑,犹如一股汹涌奔腾的铁甲洪流,向着楚国中军狂暴地碾压了过来,地动山摇
望着奔涌向前的汉军重骑,耳听着那足以让大地都为之战栗的马蹄声,刘邦满布老人斑的老脸上忽然间涌上了一抹病态的潮红,大汉国有此雄壮的铁骑,这个世界上又有什么军队能够抵挡项庄儿,寡人倒要看你怎么抵挡
项庄也是神情凝重。
项庄必须得承认,汉国在骑兵的训练上的确具有楚国无法比拟的优势,就战马,项庄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从中东引进阿拉伯马来改良蒙古马,可既便是这样,培育出的一万匹混血马中,也只有廖廖几十匹战马能够用来组建重骑兵
重骑兵对于战马的要求是相当苛刻的。不仅要有速度。还要有足够强壮的体魄,体高至少也得八尺以上,体重至少也得三千斤秦斤以上,只有这种体格的战马,才可能拥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否则根本就承驮不动重骑兵,更遑论冲锋了。
项庄从中东引进阿拉伯马改良蒙古马种,经过十几年的积累,也不过勉强组建了一支两千骑的重骑兵。
可刘邦却直接从西域引进汗血马,再加上从海量的蒙古马中间选拔体格超群的优良战马,竟然在十年之内就组建起了三千重骑
不过,刘邦若以为重骑兵就是无敌的存在,那就大错特错了
倏忽之间,汉军重骑便猛烈地撞上了正面的楚军重甲,身披重甲、肩扛大盾的楚军重甲顷刻间便被汉军重骑冲突得七零八落,躲在楚军重甲身后的楚军轻兵、飞矛兵还有弓箭手更不可能抵挡汉军重骑的兵锋。
不到片刻功夫。两千多汉军重骑便以无可阻挡之势猛烈地突入了楚国中军。眼看就要冲杀到指挥巢车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