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女先生们大多都是性情柔和的,教女诫的杜先生和教绘画的薛先生更是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但湛先生素来严厉,平时很少与学生闲话,闺学里被她邀请到梅园里去游玩的女孩子并不多,而且都是些和湛家有来往的世交。
这秦芳菲有何特别之处,竟能让湛先生对她青眼有加
邵棋瑛恨恨的在私底下说:“哼,这人不过是一味的讨好龚惠如,巴巴的让人家龚惠如带着她去罢了”湛先生从没叫过邵棋瑛去梅园,自命不凡的她对此深感不满。
其实芳菲并不想和同窗们有什么龃龉,恰恰相反,她倒很想跟一些值得结交的女孩子多多来往,给自己开拓一下人脉这些千金们长大之后,毫无疑问都会成为贵妇人,跟她们结下交情对自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问题是,她有自己的原则。没必要为了攒人脉,而把自己弄得像个女清客似的,向千金小姐们献媚她的目的是交朋友,不是来巴结人。若是无人值得结交,那她也乐得清静。朋友嘛,当然是要宁缺毋滥啊
闺学里也有主动和她来往的人,比如孙家的小女孩孙宜贞。
这小姑娘应该是得了家里人的指使,平时有事没事就黏在她身边跟她说话,像个小跟屁虫似的。她父亲是个小吏,在闺学里算是地位极低了,所以她根本也没什么朋友。
孙宜贞只有八岁,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小孩子。芳菲和她也说不上什么话,不过也把她当成小妹妹照顾着,好歹也是亲戚家的孩子,情分上也不该对她太冷淡。
虽然私下里对芳菲较为欣赏,但上课时湛先生对她的态度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该批评还是照批评。不过湛先生见芳菲写的字水平突飞猛进,心里也甚是欢喜,明白芳菲在家里没少下苦功。
自家小九要是有这姑娘的一半用功,何愁考不上个小秀才呢唉想到湛煊那玩世不恭的脾气,湛先生就不住后悔在他小时候没好好管住他。现在湛煊回了他父母身边,她想管教他始终隔了一层。
---------------------
入了冬,便是一天冷似一天。秦家又送过两回东西来,都是石婆子带人过来的。不过倒没主动提接芳菲回去的话,何氏更是让石婆子给捎话回去,说芳菲在陆家过得很好,让秦家的长辈不用担心。
芳菲在一边暗暗冷笑不止,他们才不会担心她呢,只是担心他们自己吧又想沾她的好处,又怕被她“克住”,所以才会频频使人过来看望她而不提出带她回家。
不过接下来陆家的一桩喜事,却坚定了秦家三夫人孙氏将芳菲带回去的决心
这事要从不久前,朝廷下令恢复各地惠民药局说起。
上半年皇上得了重病,治了好些日子才和缓下来。在皇上重病期间,除了让太医院的大夫们来治病之外,中由詹太后领头,统统沐浴斋戒为皇上祈福。
皇上这病前后拖了一个多月,期间多有凶险,最后还是救了回来。信佛的詹太后认为皇上能好起来,跟斋戒沐浴也有些关系,便想着多做些善事替皇上积福寿。
于是詹太后便向皇上进言,想恢复先帝时就停办的惠民药局。当然其中也有太医院的暗中推动皇上很快同意了这一建议,责令各地州府都恢复这一机构。
所谓惠民药局,就是官家医馆。药局的职责是掌管贮备药物,调制成药等事务,也要负责疫病流行时控制病情之类。军民工匠贫病者,均可在惠民药局求医问药。
这回朝廷的命令,是要在所有的府、州、县都设置药局,还要设医官、药吏。
阳城府自然也要设惠民药局。筹备了大半年,总算赶在年底前要把药局建起来了。老百姓对于官府的这些行动倒没怎么关注,阳城里的大夫们,可早就盯上惠民药局里的差使了。
虽然说正科医官是太医院派下来的,大家都没资格去当,可药吏却是可以从本地招收的呀别看药吏是衙门里不入流的小吏,正经的举人进士肯定看不上这差使,但它对于民间大夫们依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当然,也不是什么大夫都能当药吏,最起码得是个秀才。白身可不成
就为这事,大夫们没少走动关系。不过,陆月名可能是阳城中少有的,没为当药吏出过什么力气的人了一来他医术平平,自己知道自己的斤两。二来他原本也不认识什么官府中人,想走关系都没地方走啊但他好歹也是一家医馆的坐堂大夫,既然大家都去惠民药局招收药吏的地方报了名,他也跟着人去写了个名字,权当陪太子读书了。
谁知道天下掉馅饼,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前天官衙门口贴出告示来,陆月明雀屏中选,成了阳城惠民药局仅有的三名药吏之一
这消息传到陆家,全家上下都乐坏了。连芳菲也愣了神,陆月名当了药吏,那就是成了“国家公务员”了
药吏的俸禄少是少了点,但谁也不是冲着那点小钱去的,争的就是这个官家身份啊
谁能想到,陆月名不声不响的,居然就中选了
正文第二十八章:传闻
秦家。
秦老夫人放下手中的碗筷,伸手接过桂枝捧着的香茶漱口。另一边的桂兰递上刚刚拧好的热手巾伺候秦老夫人擦了手,又问:“老祖宗,小厨房里还热着固元膏,待会给您送过来吧这是三夫人专门交代厨房给您备下的。”
“唔,媳妇你有心了。”秦老夫人看向站在身边服侍她用晚饭的孙氏:“你整天忙着家务,也该吃点这固元膏才是。别仗着年轻就逞强啊”话里透着几丝宽慰,让同样侍立一旁的二夫人林氏揪心不已。
林氏看着孙氏微笑着和秦老夫人说话,心里一阵腻歪。本来大嫂一死,就该自己掌管家务才是奈何她受了伤,需要静养一段时日,秦老夫人就让孙氏管了家。
这些日子,林氏想的盼的,就是孙氏出来什么大纰漏,这样管家的权利就会交到她这位二夫人的手上。哪知孙氏竟管理得井井有条,别说捅娄子了,管的可比李氏在世时还要好得多。家里下人们少有敢耍奸使滑偷懒的,她新提拔上来的那些管事娘子对她又忠心耿耿,林氏居然半点插不下手去。怎的不让她恨得咬牙切齿
“老祖宗,大老爷来了。”
桂枝打起帘子,将一身外出打扮的秦易绅迎进屋来。
“母亲已经用了饭了”秦大老爷走到秦老夫人跟前请安。秦老夫人见他像是在外头用饭回来,便问:“你这是上哪儿应酬去了”一边又让桂兰给秦大老爷摆座。
秦大老爷坐下后说:“和几位朋友在胡家吃了个饭,他们家的老爷被官府选中当了药吏。改天他家还要摆喜酒庆祝呢”
秦老夫人近日连家务都没怎么上心,更别提这些外面的事情了。她漫不经心的问:“胡家,是开生药铺的胡家么药吏是个什么官儿”
“就是那个胡家。在席间儿子听说了一件大事,这才赶忙过来跟您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