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八十一章:案首
第八十一章:案首
“人怎么还没回来”
春雨第三次到院门口去张望。
芳菲坐在屋里看书,看春雨那着急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你前些日子还笑我紧张现在不知道谁在着急”
春雨怪不好意思的,可那脸上的焦灼之色却是掩也掩不住。“那时候不是还没进场吗”
今儿是县试放榜的日子,一大早每一户有考生的人家都会到衙门口去看红榜的。秦家的家丁早早就出了门,这时候那些少爷们都聚在厅里等消息呢照芳菲的想法,等也是白等,他们家能出个读书种子那真是破天荒。
春雨早就让春芽去托了那看榜的家丁,去看看陆寒的成绩了。芳菲和春雨相反,她是考前紧张,考完了反而淡定。这只是个县试罢了,考中了也就是个童生,难道陆寒这都过不去
“来了来了”
春雨见春芽小跑着进了院门,赶紧撩起门帘让她进来,迫不及待地问:“陆家少爷如何”她是秦家的丫头,却问陆家少爷的成绩,认真追究起来也不是小事。不过这屋里的人也都习惯这么说了,大家并不计较。
春芽脸上喜色浓浓,微微喘着气:“恭喜姑娘,中了,中了”
虽然心中笃定陆寒一定能中,不过真正听到消息的时候那种高兴还是不一样的。
芳菲脸上绽开一朵真心的笑容,又听春芽说:“去看榜的马伯说了,陆家少爷是案首”
咦,第一名
这就相当有考试运了
芳菲又不自觉的眯起了眼睛。
她没有像屋里的几个丫鬟想象中那样喜形于色,而是开始细细思量起这背后的问题来。
陆寒的水平要过这一关,绰绰有余,芳菲是毫不怀疑的。
可是被县令点为案首,那就不一般了,很大程度上这跟个人才学关系不大而是要看这考生的后台硬不硬。
这不是后世那种纯凭分数论高低的考试,也不是像府试院试那样有严谨的“糊名”、“誊写”制度防止舞弊。县试,是科举的最低一级考试,这个考试相对而言水平较低,而考试组织也不严密
考生的姓名,是直接写在考卷封皮上的
而考过了之后,还需要让县令等考官面试一番,才能确定最后的名次这其中,人为操作的空间相当相当大。
也就是说,陆寒在这样一个考试中能夺魁,起码证明了有人已经看上了他。
芳菲心中的欢喜打了个折扣。
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她有点拿不准
春雨春芽几个见芳菲面色变幻不定,她们便都收了笑容,心里很是奇怪。
姑娘这是在想什么陆家少爷考中了不是好事吗
芳菲察觉到她们的情绪不对,忙笑道:“没事,没事,我就是太高兴了。”她又问看一句春芽:“家里的少爷们呢”
答案尽在不言中
芳菲能想到的,陆寒自然更早一步想到了。
他看着府衙门前的那张红榜,本该充满喜悦的心里,更多的却是疑惑。
那位章知县对自己的和颜悦色,让陆寒心生警惕。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他一介无依无靠的贫寒学子,有什么是能让这位县尊大人看得上的呢
最后面试那一场,章知县不仅当场点评了自己的卷子,还兴之所至地让他写了首七言诗。这可是同场学子都没有的待遇,怪不得大家当时都对他侧目不已。要不是看他穿得太寒酸,大概就会传出“早早贿赂了考官”这样的传闻了。
难道章知县只是单纯的礼贤下士
陆寒摇摇头,否定了这个可能。
但他知道章知县是不可能主动告诉自己缘由的想起临别时章知县意味深长地对他说了一句“少年俊杰,将来必堪大用”,陆寒就更加想不通了。
无论如何过了县试总是好事
他才回到自家宅子的巷子口,就接连不断地有邻居来给他道喜。当然还不至于跟他讨赏,毕竟就算他是案首,这也只是县试还没考上秀才呢。
陆寒好容易和大家见过礼回到家中,却看见堂屋里摆了一桌酒席。
还有一个他再熟悉不过的客人方和方掌柜。
两年前芳菲把佳茗居转手一次性卖给了唐老太爷,附带的条件之一就是继续任用方和当大掌柜。唐老太爷看方和是个能干的,也就应承了下来。所以一直以来,芳菲要办什么事情,也还是让春雨托了方和去办。
“恭喜陆少爷”
方和发自内心地上前道贺。陆寒谦让了一句,方和便说:“七小姐知道陆少爷高中,立刻让小人从佳味斋定了一桌上好的席面过来,说让陆少爷待客。七小姐还嘱咐小人给陆少爷带个口信。”
“哦”
这可是少有的事,陆寒忙说:“秦家妹妹怎么说”
“七小姐说,只要结果是好的,不用担心太多。”
她和自己想到一块儿去了陆寒心中一暖。
到底是谁要送这么个人情给自己呢
章县令正坐在县衙后宅的厅堂上,手里拿着一壶烧酒给人斟上。那人微微笑道:“该是我给年兄斟酒才是,怎么倒劳烦起你来”
赫然是阳城学政陶育陶远山。
章县令笑呵呵地也给自己满上,举杯说道:“你我兄弟,何必如此生分”
二人将杯中之酒一饮而饮。章县令又拿起酒壶,感叹说:“那陆寒的文章确实不差”
陶育眼中精光一闪,笑道:“可不是几年前我就看过他作文,那是他年纪还小着,尚欠些火候。这两年学下来,手法可老辣了许多,你看他破题多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