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的惊愕中清醒过来,俏脸上露出一个甜美的笑容,轻轻应了一声。
再过两个月,她便能成为他的小妻子了
想到这里,芳菲心中浮起一丝淡淡的甜蜜。
雨渐渐下得大了。
陆寒站在甲板上,看着码头上那绿裙红伞的倩影越离越远,芳菲殷切的叮咛仿佛又在耳边响起。
“芳菲妹妹,等着我回来”
因为买了三个新丫鬟,芳菲便让春云和春月回大宅那边去了。两人服侍芳菲几年,都舍得离开芳菲,跪在她跟前哭了小半天。
芳菲虽然也疼惜她们,但到底对她们到底不能和春雨相比,还是没有把她们留下来。
不过她也给每人包了一包银锞子,还有把自己往年的旧衣服包了一些分给她们,甚至送了她们两根珠钗。
“往后要是遇着什么难处,也可以来找我商量。你们怎么说也是跟过我的人,别让人欺负了,知不知道”
春云春月再三拜谢才退了出去。
往后芳菲身边就是春雨带着三个新来的丫头服侍了。芳菲不去管这些小事,便由春雨做主,让碧桃负责做饭烧水,碧青负责洒扫杂务,而让碧荷来负责芳菲的针线活计。
至于梳头净脸、衣裳钗环这些贴身的活儿,暂时还是春雨在管着。
说到针线,芳菲屋里的针线活还真不轻松,因为她很快就要出嫁了。
这些年来她虽然一直没怎么出门应酬在家里做女红,加上春雨春芽的帮忙,基本上都把嫁妆该有的那些绣活准备好了绣帐、被面、锦帕、四季衣裳
可是有一样东西她却还没准备,就是出嫁时要穿的凤冠霞帔。
她没做过这个,本来是打算让外头绣庄的人来做的。谁知道绣庄布行那条街在地震中损伤极为严重,一条街上所有的店铺都震倒了,直到现在,阳城的绣庄还没一家能重新开门的。
还以为只能自己将就着做了谁知刚买回来的这个碧荷,在针线上确实是一把好手。
“姑娘看看这几个样子,喜欢哪一款”
碧荷将自己画好的三四款喜服的绣样双手呈到芳菲的面前。
芳菲接过来看了几眼,不禁笑了起来:“你这丫头手倒是真巧瞧这些花样子花的,又新鲜又别致。”
她让春雨过来帮她挑,春雨看了也说:“真是各有各的好,奴婢眼都看花了。”
三人商榷了许久,才定下了最终的花样,便让碧荷立刻赶制嫁衣。
春雨私下叮嘱碧荷:“咱们姑娘大概再过两个月就要出嫁了,这两个月你也不用给我干别的,专心绣这套喜服就是了缺什么针线材料都尽管跟我要。”
碧荷忙不迭点头应着,表示自己一定会全力以赴。
幸好做嫁衣的衣料和彩线、珠子都是早早备下了的,倒不用再去绣庄采购了。
那碧荷便没日没夜地绣起嫁衣来。
芳菲对这嫁衣也很是上心,每天几乎都要过问一次碧荷看她绣得怎样了。不过碧荷的绣功,却真是让芳菲大开眼界,因为实在是太过出色了。
芳菲自己虽然会针线,缝衣裳的针脚也算细密,可是绣起花样来却很一般。春雨比她强些,除了平面绣之外,还会彩绣,绣出来的活计鲜亮好看得多。
以前这屋里针线最好的是春芽,她会平面绣、彩绣、丝绣、钉针绣,在秦家的丫鬟里都是个拔尖的。
但和这碧荷一比,春芽绝对是小巫见大巫。
“这是什么绣法”
芳菲抚摸着大红嫁衣褙子上的花边,感受着那特殊的凸起纹理。
“回姑娘的话,这是奴婢家传的雕绣。”
芳菲赞许地看了碧荷一眼:“你的针法真好。用色也亮眼,看来让你做这个果然是对的。”
碧荷不敢露出得意的神色,轻声说了一句:“姑娘谬赞了。”
嗯,沉得住气,是个可以用的人。
“春雨,珠冠的事你办好了吧”她侧过头去问春雨。
“是,金铺的人说一个月内一定交货。我已经告诉他们要用足金和南珠来做了,他们不敢马虎的。”
“好。”这么漂亮的嫁衣,是得配一顶精美的凤冠才行。
芳菲再打量了几眼那身嫁衣,想象着自己穿上它的情形,脸上不由得一红。
待嫁的日子忙碌而充实,转眼就到了八月中旬。
随着乡试放榜的日子逐渐逼近,已经惨淡了半年的阳城总算有了一丝欢庆的气氛。
官府也有心借助这次的乡试放榜游街来振作一下民心,是以今年的放榜庆祝活动比往年要热闹得多。
放榜的日子总算到了。
天还没亮,芳菲就听春雨在屋里走来走去,不由得笑她:“你着急什么”
“姑娘,请您快起来摆香案吧,据说有考生的人家早上都得摆一个祈祈福呢。”
春雨也是昨儿才听说了,结果一个晚上都没睡着,大早晨就起来摆香案。
“这都什么时候了,考也考完了还祈福啊。”
话是这么说,芳菲还是很快起了身。她梳洗一番之后在春雨摆下的香案前虔诚地上了两柱香,默默祈祷:“希望陆哥哥能够金榜题名”
天光大亮以后,街上就开始闹腾起来了。鞭炮声吵闹声不绝于耳,一队一队的报喜队伍从城外一直开进来。
芳菲和陆寒又没成亲,所以人家只会去陆家报喜,不可能来秦家的。但芳菲早早就吩咐了四叔,一旦得了喜报赶紧来给她报信。
等到下午,还没见四叔来通报,春雨不觉有些慌了:“怎么这么晚”
碧荷倒是有些见识的:“我听说,名次越高的报得越晚呢”
“是这样”连芳菲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不过碧荷的说话总算让大家安心了一些。
“可是这也太晚了都要到黄昏了呢”碧青人小不懂事,嘀咕了一句,被碧桃硬生生捅了捅腰眼,才发现自己说错了话。
芳菲本来挺轻松的,可是等了一整天下来,也开始有些紧张了
正文第一百一十二章:中举
第一百一十二章:中举
芳菲主仆在那边等得心焦,四叔在家里也一样着急。
自从陆寒把家安在了济世堂,就把四叔四艘这对仆人带了过来。
陆寒本来就在阳城中小有名气,如今又因为发放善药而声名大振,所以今天的济世堂门前围了许多百姓等着看报子来陆家报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