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竞芳菲 > 分节阅读 152

分节阅读 152(2 / 2)

光是这一点就很可取了。

“子昌啊。这一年你在司经局里做得还不错。”

靳阁老的夸奖让陆寒十分汗颜。他很诚恳地说:“阁老谬赞了,子昌有过无功,还得向阁老请罪,辜负了阁老的期望。”

去年靳阁老曾对他说,希望他能在司经局里做出一些成绩,但他还差点捅了个大篓子出来呢。

“不要自谦。你已经做得不错了。”

靳阁老说的是实话。

陆寒在司经局查书库查出大缺漏的事情,是瞒不了人的。其实从陆寒的上任、再上任起,司经局就开始偷着卖书了,上头的大人们也有耳闻,不然萧卓也不会跟陆寒提库存这一回事。

只是宫变之后,政务堆积如山,对于这么个小衙门,大佬们没放在心上。

得知陆寒查出司经局的书库库存缺漏之后,他们也只是在观望着,看看陆寒会怎么做。

要么欺瞒下去,要么直接捅上来

这两种都不是好法子。

陆寒却还处理得可圈可点。

他暗地里召开了司经局部员的会议,搞通了他们的思想,让他们无论如何要把自己拿到的赃款吐出来。

再然后,他趁着每年秋季司经局往全国搜书拾遗的机会,按着原来的书单慢慢搜集,用这些部员吐出的赃款他自己还倒贴了一部分,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把这些旧书补回了三分之二。

当然,一些善本是没法找回来了,但是好歹书册上有的书弄回了大半。这么一来,即使追查起来,也不至于出太大的漏洞。

如果陆寒光是做了这一件事,也不至于让大佬们高看他。给司经局的前任擦屁股,这是小事,体现不出什么水平。

但接下来,陆寒就司经局的书籍管理,接连上了三四道奏折。

这些折子,首先要递到内阁的。

靳阁老,还有王阁老看了,都对陆寒提出的新的书籍管理方案很感兴趣。尤其是曾经在司经局做过一任洗马的王阁老,更觉得这小后生思维缜密,又有创新,是个管理上的人才啊。

他们不知道,这套新颖复杂的方案可不是陆寒一个人完成的,里头也有芳菲的心血呢。

芳菲以前曾在大学里勤工俭学,当过两年的图书馆管理员,还曾自学过图书馆管理学要多巧有多巧,她那资料库里还真有一两部图书馆管理学的相关资料

陆寒跟她提了一句要改革司经局那混乱的图书管理,她便把自己的资料选择性地写出来给陆寒参考。

陆寒大为咋舌,这些东西娘子是怎么想得出来的

不过里头很多跟司经局的具体情况也不太相合,所以陆寒也不能够直接照搬过去。他熬了几个通宵,在芳菲的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多改良,写出了一套可行的方案给上头送了过去。

“你的折子写得很好啊。”靳阁老微微笑道:“王阁老说了,他要让翰林院和国子监那两个头儿也来看一看这几份折子,让他们翰林院、国子监也照这么管书。以前那样放书,是太不方便了难为你想得周到。”

在靳阁老看来,窥一斑而知全豹。陆寒大概是司经局历年来最认真细致的洗马官了,从来这官位都是被视为攒资历的跳板,而只有陆寒,真的在这位子上做出了成绩来。

王阁老对陆寒推崇备至,同时也感叹说:“想到老朽当年,也曾任司经局洗马,却没有陆子昌这份细致和专心吾不如陆子昌远矣”

站在文官之巅的王阁老对陆寒如此盛赞,可见陆寒留给两位阁老的印象实在不错。

王阁老还对靳阁老说:“这样的人才,留在司经局可惜了”

靳阁老也深以为然。

“子昌啊,过了年,就是京察。”

这点陆寒是听说了的,连忙应了一声“卑职知道”。

靳阁老接着往下说:“京察,是要察京官的作为。你好好干,过了年,老夫相信你在京察过后会更好的。”

靳阁老这么说,意图指向已经很明显了。

虽然陆寒对于高官厚禄并不渴望,但是工作被人肯定,还是万分开心的。他强压住心头的喜意,心想着快些回去和妻子分享这一喜讯。

靳阁老的话果然不是空穴来风。

二月京察过后,人事变动频繁。

这其中引起人们侧目的,是詹事府司经局洗马陆寒的调职。

正文第二百三十章:碧荷

第二百三十章:碧荷

詹事府司经局洗马陆寒,兴安元年进士,二甲传胪。

兴安元年秋,赴西南道鹿城任鹿城府学学政,从五品。为当科进士中品秩最高的人之一。

次年,振兴鹿城府学。于颐王作乱中,保全府学学子,数百学子无一人在动乱中受伤离散。

是年秋闱,鹿城生员赴省城乡试,多有中举,中举者人数甚至多于过去十年鹿城乡试中举的总和。

随之西南道科举泄题案发,陆寒被告发参与泄题。与西南道提学、教谕等数人一道被押送京城受审,结果却是他被判无罪,当堂释放。

陆寒随即被任命为詹事府司经局洗马,立刻上任。

兴安四年,陆寒不过才是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官员,在司经局里也仅仅待了一年。

但二月的京察过后,他却被内阁首辅靳录,次辅王恽一道举荐,又经皇帝御笔朱批,任命为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品秩也从原来的从五品,上调了半级。

是的,兴安四年的春天,陆寒正式成为五品官员。

从此以后,他也有资格参加朝议了。

这一道任命夹杂在京察后无数的人事任命中,依然被眼尖的人发掘了出来。

消息一经传播开来,众皆哗然。

六部之中,吏部因掌管天下官吏的考评任用,向来被视为要害部门。

陆寒居然能从詹事府飞跃到吏部,这到底是为什么

有人不屑:“陆郎中倒是适合他了,他家不是开什么药铺的么嘿嘿。”

尽管朝廷官员中的“郎中”官职和民间的“郎中大夫”毫不相干,但依然有人拿这来打趣陆寒。

也有人恶毒地说:“什么陆郎中陆郎君倒是真的”

“郎君”也可指俊美无铸的美少年,这显然是攻击陆寒是通过谄媚今上而得到的升迁。

因此也有那些积年难以升迁,或是在京察中被查出问题贬官的人嫉恨陆寒,甚至有人说要让群臣孤立陆寒,与他断绝来往。

不过更有人立刻向陆寒示好,说要置办酒席替他庆祝,被他费了好大力气才推掉。

总之纷纷扰扰,说什么的都有,而关于他的流言自然又被人重新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