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竞芳菲 > 分节阅读 200

分节阅读 200(1 / 2)

君王死社稷,京城就设在距离边关不远的要冲之处。要是胡人铁骑冲破前头的三道防线,兵临城下,京城危矣

她忍不住抓住了陆寒的手,发现陆寒的手和自己的一样,冰冰凉凉的。

陆寒发觉自己说得太多了,没来由把妻子吓着了可不好。他勉强一笑:“事情也未必会这么糟。不管怎么说,皇上也有安排呢,还有北疆的将军们,都在戒备着。胡人一下子就是出兵,也不一定能讨得了好去。”

芳菲知道陆寒这些话却是言不由衷了,未尝不是为了宽她的心。但她也不想这种压抑的气氛继续下去,也跟着笑道:“是呢,有皇上和阁老们在,咱们也别太杞人忧天了。快吃饭吧,菜都凉了。”

饭后,两人到东屋柳儿房里看了看孩子,三胞胎也正和哥哥在一处闹着。一家人共享了一会儿天伦之乐,芳菲的情绪才渐渐好转过来。

看陆寒的表情,却是没事人一般了。芳菲知道他心中肯定还藏着许多国事烦忧,但自己也难替他分担。

次日裁缝来了,替一家人都量了身,陆寒还很有心情的替芳菲挑衣料,昨晚那场令人揪心的谈话就像是没发生过一样。柳儿几个都是小孩心性,说到做新衣裳都欢天喜地的,在偏厅里高高兴兴的追来跑去,看起来却是和乐融融的一家。

只是这高兴就像是天上的浮云,很快就被呼啸而来的北风吹散了。

在一个特别清冷的早晨,许多京城的百姓都听到了那冲进京城的北疆急报驿队暴风骤雨般的马蹄声。

有经验的老人听着那声音,老脸一皱,嘴角立刻耷拉了下来:“天爷,胡子又来了”

朝堂上,朱毓昇铁面凝霜。阶下文武群臣噤若寒蝉,个个一声不吭,全都垂下头来像是怕皇帝点名让自己发言似的。

朱毓昇冷笑声声。这就是前些天为了开海的事情屡屡顶撞他的“谏臣”、“忠臣”们呐

“胡人突然发难,兵临北府城下,尔等说该如何是好”

还是一片死寂

朱毓昇深深吸了一口气,坐回龙座上,双目射出灼人的光芒。

“你们不说,就让朕先来说吧”

所有的臣子依然俯首帖耳地站着,但都拉长了耳朵,听皇帝说话。

“一战到底”

芳菲听到陆寒转述朱毓昇在朝廷上扔出这四个字来,不由得联想起朱毓昇当时的表情一定是恶狠狠的吧,唔。

战是肯定要战的了,而一战到底,绝不退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要守得住边关,一定要有足够的兵力,粮草,武器

军费怎么办呢

芳菲虽然是妇人,都替朱毓昇头痛起来。

不过她估计户部尚书的头比自己还要头痛一百倍吧。

停发官员俸禄,减少朝廷内宫支出,都只是杯水车薪吧。提前征收明年的春税,先不说收上来得花一段时间,估计最多也只能收得上二十万两银子,真是不够用的。

但皇帝一声令下,大军集结,战事已经迫在眉梢。这么短的时间,如何筹集军费

满朝文武都在挠头抓耳

好吧,这件事带来的唯一好处,就是暂时没人再盯着开海的事情来说了,更没人刻意去针对陆寒。现在的陆寒就个已经被半边缘化的人物,闲散得很,基本游离在朝廷几大势力之外。

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

那就是北疆被攻陷的各府城州县逃出来的难民们,都在朝京城方向涌来。

“难民一天比一天多了啊。”

碧荷来跟芳菲报账的时候,也将现在城内外的情形跟她说了一些。

芳菲也是见过多次难民的。比如在阳城水灾、大地震,或者是鹿城颐王叛乱时,难民都不少。

但这回的北疆难民数量之多,情形之惨,还是让芳菲心下恻然。

“朝廷在城外设了棚子施粥,也让他们在城外自己搭草棚住下,好些也混进城里来了但是这天气,唉。”

碧荷简单的几句话就让芳菲的心情陷入低谷之中。

朝廷现在处处缺钱,军费还不知道从哪里掏呢,还得施粥怕是这粥比水也稠不到哪里去。

至于住草棚,更是让人听了害怕,今年的冬天真是冷啊,才进了十月就冷得她要穿皮袍了。住在这四面不通风的屋子里,烧着银丝炭,她都觉得脚下有点冷呢,更别提那些四处漏风的草棚了。

这一回,又不知道要冻死多少人了。

“官家说让百姓去施粥了吗”

芳菲不抱希望的一问。

结果却是出乎意料的,碧荷说:“好像说准了呢,奴婢在外头街上看到有大户去米铺一车车买米了。”

“哦”

正文第三百零三章:施粥

第三百零三章:施粥

芳菲很是诧异,官府这么轻易就同意民间施粥

看来国库实在是紧张过头了啊。

施粥这件事呢,不是像芳菲以前在影视剧里看到的那样,有钱人家头脑一发热买点米煮点粥就可以去做的。要是做不好了,反而会惹祸上身,搞得吃官司下大狱都不稀奇。

为什么呢因为这里头存在着一个僭越的礼制问题,还有一个“收买人心”的厚黑背景。这种赈灾的事情肯定得由官家出头,不能让普通百姓走在前面的。要想做好事,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呢

尤其是每逢灾年,某些邪教就会借施粥送药这样的法子,吸收灾民入教,迅速发展自己的势力。

因此,官府对于民间自发赈济灾民向来都是统一管理的,决不能让人自己出头卖乖。连寺庙的施粥,一样要经过官府同意。

往年,都是官府赈济过后,才由大户来赈灾。现在居然就让大户们出来赈灾了

但是想想也是,朝廷这是无奈啊。总不能眼看着灾民们成批的在城外饿死冻死吧。虽说现在是冬天不怕大规模的瘟疫,但死伤这么多人也有伤天和啊。

而且,还没正式开始大战呢,就已经这般凄凄惨惨真是揪心呐。

“夫人,我们也要去施粥吗”

碧桃平时活泼好动,其实心肠也是最软。听碧荷说那些灾民们卖儿鬻女,想起自己和碧荷、碧青的身世,早就湿润了眼眶。她们当年要不是运气好被夫人买了下来现在还不知道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呢。

芳菲点头说:“要去的。等老爷回来,我跟他商议一下。碧荷你去跟济世堂的掌柜们说,咱们还准备要施药,让他多准备些这种时候能用得上的药。”

比如预防冻疮的药膏,和急救的肠胃药、伤寒药等等。有时候,也许一包药就能救回一条人命啊。

她不是什么大仁大义之辈,甚至还是个“奸商”,但一样有同情心。能帮一个就是一个吧

只是,朝廷里更大的麻烦,又如何去解决呢出兵的军费啊

怎样才能快些打完这场可怕的战争,尽可能的让百姓少受一些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