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竞芳菲 > 分节阅读 203

分节阅读 203(2 / 2)

芳菲随口问了一句。

朱毓昇淡然一笑:“没事只是近来实在忧烦不过,找你说两句话。”

芳菲明知朱毓昇这样做十分不合礼数,哪有皇上找臣妾谈心事的。但她好歹也有个现代灵魂,在她生长的时代,无论结婚与否,和异性朋友说说心事根本算不上什么事。

她是知道朱毓昇在为什么而忧心的。说到底,还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钱。

国家没钱,什么都玩不转。

要是国库充盈,跟胡人打一仗,根本不能让朱毓昇这般忧虑,大明有才干的将领毕竟不在少数。边关上那几位大将,都是和胡人相持多年的老将,忠心上也没有问题。

若是补给及时、充足,打起仗来,还是大明赢面居多。

钱啊钱啊

她不由得想起自小听惯的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

朱毓昇见她走神,问道:“你又在想着什么鬼主意了么。”

“陛下这话真是”芳菲觉得他有“污蔑”自己的嫌疑,得为自己澄清一下:“我可从来不想鬼主意。”本来该对朱毓昇自称“臣妾”的,不过这种私下的场合,倒不是那么讲究。

“我只是想到一句俚语罢了。”她把自己刚才想到的那句话跟朱毓昇一说,朱毓昇不禁摇头苦笑不已。

“这话的确有理啊。”他看了看芳菲又说:“说你鬼主意多还不承认,朕看这话不是俚语,倒是你自己想的。”

好吧,您是陛下,随便您怎么想吧。芳菲懒得和他争辩,却又听他说:“鬼主意啊你要是真能想出注意解开朕的难题就好了。”

他也是随意这么说说,谁知芳菲却应道:“军费的事,也不是没办法,就看皇上您肯不肯做了。”

“你知道朕在烦恼何事”

朱毓昇的眸子亮了亮,随即想到,应该是陆寒向她说过些朝廷的事情。这也是正常的虽说他从来对后宫干政严防死守,还特意娶个资质普通的女子为后,就是想防止外戚专权。但如果是芳菲的话,或许他也会和她商议一些朝政呢

可惜他们成不了唐太宗与长孙皇后了。

芳菲说:“若陛下恕臣妾无罪,臣妾倒有些想法可说说。”她这会儿称呼又正式起来,脸上收起了几分随性神色。

朱毓昇本来没指望芳菲真能说出什么来。明摆着的事,满朝文武全都绞尽脑汁在想着如何挪出军费来也没法子呢,她一个妇人能有什么特殊见解

但一看芳菲神情不似说笑,又素来知道她爱鼓捣些常人做不出的事情,不由得存了一丝希望,追问道:“你真有办法速速说来,无论说什么,朕不会因此治你的罪。”

“陛下,臣妾虽然只是个小户人家的女儿,见识浅陋,但臣妾有眼睛会看,有耳朵会听,对本朝的一些事情倒是略知一二的。”她停了一停,才说:“别的且不说,只说这钱字我们国家并不是没钱,恰恰相反,在民间不知多少陶朱、石崇、沈万三。”

本来命妇妄谈朝政乃是逾礼,可她之前就说过请皇上恕罪何况就是她不说,皇帝也不会治罪于她的。

说到逾礼,他们眼下这种见面就够逾礼了吧。

朱毓昇静静听着她的下文。

“为何富户如斯之多,国库却依然空虚我想皇上也是知道的,我就不多说了”她说得顺了,不知不觉又换了称呼。国库空虚,是因为地主土地兼并严重、朝廷几乎不征商税,所有的税全得从少数农户百姓手中收取,税收少了,国库能不空虚么。

这些事,朱毓昇不会不知道,她没必要说一时半会也说不完。

何况,这些也不是她所要说的重点。

她话锋一转:“皇上前些日子以无上魄力重开海禁,这是大好事。不过皇上对开海后的各项事宜,或许还想得不够”

也就是芳菲,才敢对皇帝这么说话。朱毓昇皱了皱眉头,芳菲说的这个他却不是很同意。为了开海,他方方面面都想得通通透透,这才毅然动手的。

芳菲看朱毓昇想要反驳她,便抢在前头说:“皇上,可否听我把话说完”

“说吧。”

朱毓昇这会儿完全被她的言谈吸引住了。

她到底想到了什么主意呢难道和开海有关可是开放口岸与海外通商,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有收益的啊而北疆战火已经快烧到京城了,远水不解近渴,开海和军费到底有什么关系

“皇上,您可曾想过,开海以后如何控制本朝商贾在口岸的经商行为”

一句话把朱毓昇问倒了。

这下朱毓昇真是服气了,他还真是没细想过这个问题。他之前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化解朝中反对的派系,如何与外界沟通联系,开放哪些口岸至于商人们的事,他的确没想得那么细。

而芳菲却是做惯了生意的,一下子就看到具体的经商问题了。

她继续往下说:“其实,别的先搁置一边,皇上眼下能做的事情就有不少。比如,眼下可以用筹集军费为由,向民间巨富们招标皇上您曾在东南住过十来年,应该清楚东南富豪们对边贸其实相当渴望,他们私底下的那些活动”也就是走私了,不过芳菲不想说得太清楚。“要是告诉他们,只要出足够多的价钱,就能获得在口岸优先与西洋人、东洋人通商的特权,而那些没有得到朝廷授权的商家,只能排在后面您说,他们会有什么反应”

这回朱毓昇的双眼“腾”的一下燃起火苗来,他的头脑飞快转动着,马上想通了关键所在。

通商权

芳菲知道经过她这么一启发,朱毓昇已经开窍了。

她所提的,只是一个不成形的建议。因为她本身又不在朝廷供职,不知道这里头的规矩、旧例什么的,无法提出详细的方案。

但这样就足够了只要朱毓昇想到了这一点,他就会安排人手去做具体的事情。

口岸开不开,是朝廷说了算;开了口岸之后,谁能在口岸上与外族通商,朝廷当然也有发言权

不是说不交钱就禁止你交易,但是你得靠后,优先让人家那些交了巨款的大商家做了生意,才轮的到你们这些小鱼小虾。

而且,朝廷把在口岸交易的商家组织控制起来,也能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