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是的。”
曹大夫和芳菲也接触过多次,相信这位东家不会是讳疾忌医,求医只讲究吉利不爱听真话的那种无知妇人,便直言不讳说:“夫人若再不保重身子,这一胎的平安,还有夫人您自个的健康都要成问题了。”
春雨和碧荷刷的变了脸色。
是啊,夫人刚才可是生生昏过去的。要是普通的怀孕,哪至于如此
芳菲自己是当事人,更清楚曹大夫说话的真实性。
倒也不至于那么夸张,但也有七八成是事实曹大夫是怕她不肯真的好好休养,所以故意把话说得严重点。
这几个月来,芳菲的确是劳心又劳力,从囤货开拓海外市场开始,一件事接一件事,真是没消停过。尤其是最近,被秦皇后召进宫里问话,又被龚四夫人烦扰,正想着该怎么避开呢
想装病躲清闲,却没曾想,真的“病”了。
她的葵水从生了三胞胎以后就不太准,以为身子被那回的难产折腾坏了,近年来没这么容易怀上的,就没怎么上心喝避孕的汤药
好吧,事实证明心存侥幸是会受到老天爷惩罚的。早知如此,她一定会按时乖乖喝避孕汤药的放这种马后炮也没用了,还是解决眼下的问题再说吧。
曹大夫说:“请恕老朽直言,夫人您去年初生产后,身子一直时好时坏的之所以现在如此虚弱,不仅仅是因为平日劳累,更因为上一回的生产大损元气,虽然大补了,也一时没补得回来因此这趟怀孕,的确有些凶险。”
曹大夫说得慎重,芳菲自当注意。怀也怀了,只能好好将养着了这回不用“装”病了。自己都在济世堂里头晕倒了,还不能显示出身子虚弱么
算是如愿以偿了吧
涂七、陆砚、春雨、碧荷、碧青等等奴仆,就像是捧着易碎的珍宝般小心翼翼的将芳菲护送回了陆家大宅。
陆寒从衙门回来,听到这个消息,本来是欢喜无限的。但一听芳菲当时昏阙过去,又听春雨转述了曹大夫的话,满腔喜意消失得无影无踪。
“娘子”
芳菲斜卧在床上,见陆寒快步走进去,脸色略带焦急,便勉强支起身子来向陆寒笑了笑。
“哎呀,你快躺好。”陆寒疼惜的将妻子扶着,让她又躺回原位。
他反复向妻子强调着要好好休养,芳菲虽然觉得陆寒变身老母鸡有些好笑,但也不好真的笑出来,只是一直点头表示听进去了。
陆寒立刻宣布,近期内不许她再沾手家务与生意,一切事情都交由下人们去做。她只要负责专心将养就是了,连孩子们都被父亲勒令不准去吵阿娘休息。
“阿娘生病了吗”
柳儿已经很懂事了,听到母亲卧床,急忙忙的问陆寒。
陆寒耐心跟他们解释,母亲的确身子很不舒坦,需要静养,但是却不是因为生病,而是怀了小宝宝。
“小宝宝”
柳儿的眼睛刷的亮了起来。
“妹妹这回一定是了吧”
他可是盼着母亲生妹妹盼了好久好久谁知道却是多了三个鼻涕虫小弟,一点都不好玩
三个小的见哥哥嚷嚷,也都跟着起哄:“妹妹妹妹我们要妹妹”
陆寒顿时头大起来,这群小魔星好吧,现在连他都希望妻子这胎怀的是个女儿了。再来一个像这四个活宝一样调皮的小家伙,他和芳菲真要给吵死了
“妹妹,妹妹,妹妹”
芳菲在床上听着屋外儿子们的欢呼,啼笑皆非。柳儿这家伙,真是不死心啊
她看向自己还没显形的肚子,双手不自觉的搭在上面。
“小家伙,你会是个乖乖的小丫头吗”
自这日起,芳菲开始闭门不出,专心安胎。
听到芳菲又有了身孕,还在济世堂里昏倒,几个闺蜜心急火燎的赶过来看她。出来之后,众人都异口同声的说,芳菲这回真是十分凶险,受不得半点刺激,必须要每日卧床休息。就连她们这么亲密的姐妹上门,都没法接待
这些话当然是夸大来说的。但她们都知道芳菲前些日子的困扰,正好借这个机会替芳菲“宣传宣传”,让她能够真的躲在屋里避过某些事情。
既然来芳菲的这些姐妹都这么说,和芳菲关系较为疏远的其他人家的女眷,倒是不好上门了。来往密切些的,便派了婆子带些礼物上门来问候一声,也算全了礼数。
于是,芳菲开始了她吃了睡,睡了吃的米虫生涯
她整天在床上躺着,无聊得想要数头发解闷了。而外面的世界,却没有这么平静。
事实上,朝廷上正像炸开了锅一样沸腾不休。
最新的北疆战报用飞马传到了朱毓昇手上。
朱毓昇拿着那张薄薄的战报,额上青筋绽出,几乎想把战报撕个粉碎
正文第三百一十四章:亲征
第三百一十四章:亲征
北疆守军副统帅、镇守边关十五年的大将冼邴,战死
何止是朱毓昇惊怒无比,朝廷上一众文武官员在听到这个战报的第一时间,都有一种天塌了一角的感觉。
本朝历来重文轻武,武官待遇地位比文官低了不是一点半点,一个四品的巡抚就能请命斩了正二品的武将大员,眼睛都不带眨的。
正是长期在这种政策的调控下,武将们的确没有能力拥兵反叛朝廷了,可是混吃等死的武官不要太多哦,占了武官总人数中的一大部分。
真正杰出的将才,并不多见。而冼邴大将军,一直守在北疆边地与胡人作战,有“大明塞上长城”之称。年将七十的老将军,还亲自征战在对敌第一线,固然是老而弥坚,又何尝不衬托出朝廷多么的缺乏人才
纵然朱毓昇上位后,刻意栽培了一批年轻的军官,但他们毕竟还不能和老将们相比。
在北疆战况最激烈的时候军中这枚“定海神针”居然死在胡人的回马枪逆袭之下,怎能不让君臣胆寒
朱毓昇顾不上痛骂守军无能,也顾不上哀悼死去的老将军,而是冷着声音问群臣:“冼邴大将军阵亡了,统帅侯君成一人也难以统领全军。卿等看,朕该再派谁上前线”
当然,大明只是缺将才,兵部的将军们还是有的,不至于死了一个大将军就派不出人。只是派谁,各大派系可都有自己心里的小九九。
相继有几位大佬站出来推荐了自己的人。这个统帅的位子,牵涉到的各方面的问题可是多得很,争是要争的,但怎么争,又是个问题了。还有不想去的人,自知能力太不足,怕打了打败仗被问罪,也在找借口畏缩不前。
整个朝堂吵得像一锅粥似的。
站在文官堆里沉默不语的陆寒心想,貌似开海问题以后,朝廷上还是第一次这么热闹啊。
这种事,他一点发言权都没有。当然,他也没有发言的欲望。带兵打仗,这是他完全不擅长的领域,他就是想为国为君分忧也没法子啊。
打仗,不是看过兵书就能打的,不然哪有赵括长平之战的惨痛教训同样,也不是靠个人武力取胜的,当统帅的武功再高,不懂带兵,一样一败涂地。
所以陆寒默默的站在一边,静待着最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