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明官 > 分节阅读 94

分节阅读 94(2 / 2)

这女达贼肯定不是平常人,难怪她的马受伤发疯后,另外几个达贼紧紧去追赶,对另一个落马达贼不管不顾。

不过她这行径也真够奇怪的,好好的女人家当什么侦骑,现如今北虏还不至于缺男人到如此地步罢

方应物突然闪过一丝念头,根据他的历史知识,当前在河套附近盘踞的几个北虏部落里。有一个是名义上的蒙古大汗满都鲁。

这次来高家堡寇边的达贼,没准就是满都鲁大汗。满都鲁此人在史上不算出名,但他的一个夫人却很有名。史书上称为满都海。

这位满都海夫人能征善战、能骑善射,屡屡亲临战阵。最有意思的是一年后满都鲁去世,她却嫁给了自己的侄孙子难道刚才遇到的就是她

方应物有点后悔,若真如此,刚才就该想办法搏一把,不管杀了她还是俘虏她,都是不可多得巨大功劳

不过现在想起这些,没什么用了。历史很奇妙,自己却错过了改变历史的机会。

一口气行了将近两百里路,到了次日傍晚,方应物沿着道路望见前面人烟稠密,并建有堡垒,又看了看地图,他大喜道:“进入米脂县了,今晚可以安睡矣”

孙敬去找路旁行人打听了几句,回来道:“前面乃是米脂县银川驿,想必附近店家多,去投宿便是。”

牛校尉很大气的说:“不必另找店家,我们押得是钦犯,去驿站住就是。只是想要吃好的,就需自己掏银子了。”

住进驿站,当然比住野店安全系数高,孙敬拱了拱手,“小的要随两位军爷沾光了。”

以牛、马二校尉押送方应物这种差事,是不能享受传乘驰驿的,也不能享受驿站供奉。

但好歹是天子亲自下诏发配的人物,在沿路驿站安排一两间屋子住宿,并管两顿稀饭还是没问题的。

闲话不提,却说进了驿站后亮出凭证,自有一名老驿卒带着方应物一行向内院走去。

孙敬很老江湖的与驿卒拉家常,“老人家原来姓李,不知道是那一支”

方应物从刚才起就觉得米脂县银川驿很耳熟,这时候忽然想起什么,高声问那驿卒道:“老人家可是本县李家站人”

老驿卒转头瞪大了眼,不能置信道:“确是如此,小先生莫非能掐会算”

牛马二校尉齐齐侧目,这两天方秀才铁口直断上瘾了吗这次又开始算别人的来历,好像还真让他算中了

方应物心情极其奇特,如果历史正常发展下去,一百五十年后,米脂县银川驿有个李鸿基或者李自成的小伙儿被裁撤下岗了,然后

李自成的祖籍就是米脂县李家站,这位老驿卒姓李,也是李家站人,莫非是李自成的祖宗

想至此,方应物不由得心里暗叹一句:“历史真奇妙”。

可惜别人是无法体会到方秀才先知心境的,只能看到方秀才盯着老驿卒半晌不动,似乎还目露凶光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三不管

方应物一行六人住进了米脂县银川驿,就停留下来不走了。现如今边境有战事,他们几个连游兵散勇都称不上,又何苦冒着风险赶赴榆林所以就在米脂县一边休养,一边等待前线消息。

不只他们几个,很多因为各种原因需要前往榆林的人都停在了米脂、绥德,等待战事过去。

却说这傍晚,吃过饭后在院中纳凉,方应物便对孙小娘子说起了故事。讲的是杨家女将传说,特别重点讲了烧火丫头杨排风扮猪吃虎逆袭的故事。

对同样习武的孙小娘子而言,这故事代入感十足。她坐在小凳子上,双手托着下巴,明亮的眼睛一眨不眨,听得甚是入迷。

不知过了多久,却见牛、马二校尉从外面回来,嘻嘻哈哈的很是神清气爽的样子。

方应物停住讲故事,瞥了瞥牛头马面,语气很轻蔑的对孙小娘子道:“这两人,八成是花钱找那些不三不四的女人鬼混去了,在下真是耻于为伍。”

孙小娘子闻言抬起头,扫了牛马两个小校几眼,目光里同样充满鄙视。真是有对比才有差距,相较之下还是方相公品行优良、值得欣赏,不愧是来自南方的读书人。

牛校尉脸面挂不住,嚷嚷道:“方秀才不要在别人面前乱开玩笑,你哪只眼看到我们去鬼混了”

“不用看也知道。”方应物没有理睬牛校尉,继续对孙小娘子说:“这俩人鬼混也就罢了,时间还如此之短,更是可鄙”

孙小娘子重重的点点头,下意识的同意道:“嗯”

随即她忽然醒悟过来方应物话里意思。登时脸面红得发烫,女儿家怎能和别人谈论这种羞人话题她不好意思继续呆下去了,捂着脸起身回了屋子。

一连在米脂县住了三天,从北边传来消息,道是寇边的达贼已经退走了。对此方应物早有预料道:“按惯例,秋冬季节才是达贼南下时候,这次八成只是试探。目前应该暂时无忧,可以出发了”

到了次日,方应物一行六人两车便离开了银川驿。在驿站门外。又遇到了那引导他们入住的李姓老驿卒。

方应物饱含深意的对李老驿卒道:“我以为。朝廷应该给你老人家发一面金比奇四个大字世袭罔替”

其他人都以为方应物拿老人家打趣,齐齐哈哈大笑。一个驿卒这种苦哈哈的差事,还值得朝廷特意让他世袭罔替么简直荒谬之极。

方应物很没有知音的长叹一声,历史就是这么荒谬。

出了米脂县,道路旁边有一条波光粼粼的河流,方应物看了看地图,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无定河。

文人情怀涌上心头,方应物忍不住吟道:“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马校尉打了个冷颤。哀求道:“求方秀才不要念了,在下如今就害怕你说这种话。”

慢慢走了两日,第一天住在鱼河驿,第二天住在榆林驿,第三天方应物终于到达了榆林城。

这榆林城东边是驼山,西边是榆溪河,城池依半山而建,周长也有数里。由于地势原因,全城是南北长、东西窄的格局。

榆林城里。以南北纵穿全城的中央大街为界线,东半城多是军民住宅,而各种衙署大都集中在西半城。

不要以为这是边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