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明官 > 分节阅读 199

分节阅读 199(2 / 2)

气氛忽然变得略感伤,这叫方应物不太适应,宽慰道:“刘公乃朝廷柱石,稳如泰山,不必多虑”这话连方应物自己都不相信

刘棉花哂笑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吃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老夫自然还算安稳,但过上几年,待到天翻地覆之后,必将人事全非,老夫焉能不虑”

过上几年,天翻地覆这话已经很露骨了

按照正常历史走向,当今成化天子确实在几年后驾崩换了新皇帝后,朝廷副本立刻全面刷新,短短数月之间便彻底大洗牌,从宫中到宫外的各种大佬纷纷易位

若是有人恰好在这段时间去番邦出差,再回来时只怕会发现,金銮殿上的大佬全都不认识了用史官的话说,就是从“奸邪当道”变成了“众正盈朝”

总而言之,这次变动之剧烈在史上十分罕见对于牛鬼蛇神这类非正道人士而言,这一年堪称全体陨落的大灾变之年当然不是没有不变的反派唯有万年不倒翁刘棉花,他反而进位成了首辅

方应物知道历史大走向,对这些话的含义不感到奇怪,但让他惊叹的是,刘吉竟然也能预料的如此精准这刘吉可不是穿越者,也能神到如此地步

虽然他非常好奇刘棉花是怎么料事如神的,但话题太敏感,牵扯到当今天子圣寿和驾崩后的人事安排问题,方应物不敢多嘴

他好像还没和刘棉花熟到可以肆无忌惮讨论今上何时龙驭宾天的地步,以后真成了岳婿关系还差不多

所以方应物只当没听懂,装糊涂告辞道:“话已至此,刘公厚爱令小子我受宠若惊如果再推三阻四,那就实在不知好歹了,这就回去将亲事禀告父亲”

刘棉花没有送客,盯着方应物片刻,忽的嘿然一笑,“从你的神情看,仿佛对老夫所言并不吃惊难道你也这么想”

方应物要抓狂,自己已经避而不谈了,结果这刘棉花连自己神态都要琢磨一番,还硬是看出点东西来,他老人家活的累不累啊

是不是该重新考虑下婚事有这么一个工于心计的老丈人,在他面前自己随时都要小心翼翼侍候着,那可真是难受之极

“你就不想知道,老夫为何胆敢如此预测将来之事”刘棉花又问道

方应物好奇心按捺不赚再次被刘棉花轻轻一句话挑了起来这非穿越者刘大学士究竟是怎么精准的预测到未来走向的一个人为什么能神奇到这个地步

非礼勿言非礼勿听好奇心害死猫自己迟早倒霉在这上面方应物发现自己脚步迈不动了,真的很想听刘棉花说道说道,便忍不住骂了几句自己

刘吉语气平静,好像说这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天子崇佛信道,方士,丹药只怕也没少吃你似乎也是熟读史书的人,迷信丹药的天子可有长生者

据老夫在宫中耳闻,龙体仿佛不如从前,又如今年郊祀便推迟了半月,直到天气渐暖才得以出行以此看来,不知道还能有几年时光”

方应物本不想多话,谈论宫中机密是不小的罪名,但还是忍不住问道:“刘公何以认为,日后将有大变”言外之意是,你怎么判断出换了天子就要彻底大洗牌

“看看东宫就知道环绕东宫身边的太监是谁是以忠义耿介著称的怀恩是正直博学的覃吉教导太子的都是何人是刘健谢迁这些,将来或许还有令尊,哪一个不是清流正人

到时东宫践位大宝,不用这些人,还能用谁至于太子本人,寡言语少嬉乐,读书硒终日,俨然君子之风,将来有明君之相

再说起来,如今天下苦厌吾辈久矣将来若太子登基,人心所向之下,那就是道长魔消,朝廷变色了”

刘棉花的分析鞭辟入里,方应物不能不服,如果自己不是穿越者,那绝对不敢像刘棉花这样判断的又问道:“刘公所言,全因东宫而起,若东宫易主,岂不又有一番变化”

在历史上,在成化末年时,确实很有一股换太子的势力,主力就是万贵妃梁芳这些奸邪辈当时情况极其危险,内宫太子一方的中流砥柱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也为此被发配到凤阳去了

但是在节骨眼上却闹了天变,然后成化天子被天意吓住了,罢了换东宫之想,现任太子未来的明孝宗才安然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危机

对方应物这个问题,刘棉花沉默了片刻,好像了下了很大决心,“国本不可动椰储君未有失德,怎能轻易废立老夫有所为,也有所不为”

方应物彻底服气了,偷偷竖了竖大姆指,此公的节操还是仕几文钱的啊棉花阁老在将来新帝登基天翻地覆后,还能继续在内阁混日子,别的正人君子还能捏着鼻子忍他当五年首辅,果然不是没有原因的

不过从刘棉花的犹豫看,难道眼下已经有换太子的思潮存在了但这些暂时不是方应物有资格去关注的事情了

告辞之后,方应物离开了刘大学士的书房,一边走一边自己想着什么今天与刘大学士谈话谈的太深了,深到一个字也不能向外人吐露,哪怕连自己的父亲也不能说

与此同时,方应物今天对刘棉花的认识又深了一层被人非议的纸糊三阁老中,唯有刘棉花下场最好,绝非浪虚名,果然能为人之所不能

走到刘府大门口,方应物长叹一声,大概从今往后,自己就不是单身了

今天与刘棉花谈的这些内容,是外人之间能谈得么那是真当成了至亲后辈子弟,刘棉花才肯开这个口的

主要目的大概是为了教育方应物看清未来方向,免得不明形势铸成大错,这种意义方应物岂能不明只是刘吉不知道方应物是穿越者身份,对未来比谁都明白而已

方应物又想道,回了家还要仔细把情况向父亲禀告,至于刘棉花举荐父亲这个条件,还是不要告诉父亲为好,免得父亲想不开为了气节而拒绝

可是想到这里时,方应物忽然又醒悟到什么不对的地方,愣了片刻猛然一拍额头他娘的,自己一不小心又被刘棉花忽悠了

当初刘棉花就曾经答应过,再自己科举更进一步并结亲后,便举荐自己入东宫当太子伴读,用这个承诺换取自己暂时不与别家谈婚论嫁他方应物也一直把这个当成自己前途了

现在刘棉花为了尽快结亲,又承诺举荐自己父亲编纂文华大训并侍班东宫,看似好像把条件又加码了,但仔细想想方家并没有多得到什么

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如果父亲进了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