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明官 > 分节阅读 373

分节阅读 373(2 / 2)

袁应物,熟悉之人一听就是方应物的假名。方应物说的想法子,不言而喻;但听在几个贼子耳中,想法子无非就是拿出银子赎人。

虬髯头目没有轻举妄动,谨慎的抬眼观望前方酒家。仔细观察了一会儿,他突然转头骂道:“好个不知死活的小杀才,胆敢坑害我等”

方应物还被捆在车厢里,挣扎着反问道:“这话从何说起”

虬髯头目指着何娘子酒家方向道:“我看那酒家门前,影影绰绰的有几名可疑人物逡巡不去,你还敢说不是诱使我们自投罗网”

方应物拼命的抬起头望去,确实也看到酒家门前立着几名劲装箭袖的彪形大汉,虎视眈眈的扫视着四周,远远的一眼望去便知是不好相与的。

我靠方应物愕然,这几个人从哪里来的平常何娘子酒家生意冷清,基本没什么人,眼下门前怎么会有这样的人物守着

最要命的是,为何偏偏是现在自己好不容易将几名贼子哄骗到了这里,难道又要被吓走

当务之急是打消身边几个贼子的疑心,于是方应物连忙对虬髯头目解释道:“但凡酒家都是开门做生意的,总会有客人登门,那几个想必是客人带来的。好汉不妨从后面进去,直接找掌柜的就是。”

虬髯头目颇能沉得住气,“不急,说不定有贵人临时起意进去小酌几杯。我们先候着,等他们走了再说。”

方应物又看了看酒家方向,觉得门口那几人中有个穿紫花缎袄的很眼熟的,仔细分辨了几下,顿时记起来了。如果她没记错的话,此人应该是汪直身边的保镖护卫之一

如此说来,在酒家里面的不是什么不开眼的贵人,而是汪芷本人不然没别的解释了,若非汪芷本人悄然回京,她的护卫又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想至此处,方应物险些就要破口大骂,这汪芷不打一声招呼的跑了,惹来许多后续麻烦不便收尾,此时又悄悄地回来了,却又把自己悬在了这里

本来只要哄骗一个贼子进去传信,凭借何娘子的身手,出其不意动起手来,拿下不成问题。

然后何娘子可以再出来,想必身边其余两人对一个娇滴滴的少妇不会有太大的提防心,何娘子肯定会有机会救出自己。实在不行先给钱放人,再动手也是可以。

可是恰在此时,汪芷好死不死的悄悄回京,进了何娘子酒家,留了几名张扬护卫在外面守着,叫身边这三个贼子起了疑心,不敢再继续了既然不敢继续,那自己就还要在贼子手里像是待宰羊羔一样捆着

素来不信鬼神的方应物此时也疑神疑鬼了,这汪大太监到底是什么星座的今年运势分明就是八字犯冲,专门来坑他的罢

从年初到现在,两人之间没有一件事情搭配得好的,鬼混这些年修炼出的默契去了哪里从成化十四年春天第一次见面算起来,至今正好七年,难道传说中七年之痒的毒咒要发作rs

第六百一十六章 恼火的汪太监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我和你只隔着一条街,我知道你在那里,但你却不知道我在这里方应物郁闷的蜷缩在马车车厢里,手腕紧紧捆着牛皮绳,背后则顶着一把尖刀。

确实如同方应物所猜测的,汪芷此刻就在何娘子酒家里面。她悄悄回京倒不是特意有什么目的,只是特务头子的一种习惯而已。先隐身暗中将近来情势探问明白了,然后再心中有数的公开现身亮相,这才是职业范儿。

后院密室里,汪芷坐在榻上喝着茶水,瞥了瞥侍立在旁边的何娘子,问道:“近来京中有什么新动向”

何娘子知道,很多大体上的事情汪芷其实都已经有所知晓,她虽然去了蓟镇,但并不意味着彻底断了联系。之所以还来问自己,无非是想多了解一些不便专门书信传递或者细节方面的消息,比如关于方应物的举动。

想了想,何娘子决定还是按着时间从头说起,“东厂这边没什么可说的,倒是锦衣卫那边出了点事情。

有个效命于梁芳的指挥同知施春寻摸方老爷痛脚的时候,不知怎的,反被方老爷将计就计的倒打一耙。还有吴千户在旁边添油加醋,眼看着此人手拿把攒的可以收用了。”

“这可是好事情,镇抚司那边更可以掌控了”汪芷一直在加强对锦衣卫的控制,力图打造“厂卫一体”的体系,听到这个重要角色变化,自然十分欣喜。

不禁感慨方应物真是自己的福星,他所到之处就算倒个霉,却还能顺势帮到自己,这不知道是几辈子修来的缘分啊。

何娘子很懂事的不予评论,继续陈述道:“此外就是宫中的事情了,方老爷面圣之后,不经意间拿了太子身边太监的短处。惹得太后发作下来。

后来内外诸公集议,听说是要让方老爷入东宫了,而老方学士则迁为国子监祭酒。不过至今天为止,诏旨尚未下发出来。”

汪芷叹口气道:“宫廷之事。最为阴诡莫测,连我都不想蹚浑水,宁愿在宫外东厂逍遥自在。方应物怎的还想插手进去”

“方老爷说,他是无辜的只是木秀于林被卷了进去。”何娘子小小的为方应物解释了一下。

对这个解释,汪芷嗤之以鼻,“信他就见鬼了,他什么时候不无辜恶人都是别人当了,坏事都是别人做了,只有他从头到脚都是清白的。”

何娘子抿着嘴笑了笑,“还是汪公子看方老爷看的透彻。”

汪芷斥责道:“谁说我躲着姓方的我怕他作甚我自然有我的考虑先前方应物说过,当今太子乃是天命所归,不可能被废掉,我虽不明白也只能信他。

可近来宫中风声太紧,陛下动了另立东宫的心思。万娘娘更要推波助澜,我在中间难办,所以干脆暂时躲出京。”

何娘子自然不会与汪芷争辩,低眉顺眼的说:“是,奴家知道汪公子是胸有锦绣,并非是躲着方老爷。只是方老爷屡屡发牢骚,也是惦念汪公子呢。

说起来方老爷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