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9(2 / 2)

唐师姐冒出点小小的攀比心,“还是我们的z0更形象上口。”

根据h大的小组分析,之所以逃出来的第一批丧尸都是高智商型,可能因为最先被感染的那批丧尸中,越是智商高的,越能保留“理智”,懂得用各种方法,智取钻营,撕破防线,获取工具,寻找有效的逃生出路。

联想到拉开末世序幕的蒋院士,以及第五天到来的徐校友一行,林薇赞同这个说法。想想实在可怕,这些高智商受害者被感染,情感缺失,身体本能被“攻击”这个信号占据,居然还能同时保留感染前的理智,想方设法离开,装作无害的样子去害人

她不禁又想起和陆铭一起听黑盒子的那刻。陆铭的爸当然也是高智商,不幸被感染,保留理智的同时,居然还能保留人伦,赶在最后一刻前将消息通知给他们,实在是

身旁的陆铭微微低头,整个人的气场有些低落,大概是和她想到一起去了。林薇心中一痛,悄悄伸手,在桌子下面找着他的手握住。

陆铭快速看她一眼,弯了弯嘴角,示意她不要太担心。

h大小组认为,虽然z0具有隐藏性,但因为特点鲜明,又已经有了前车之鉴,只要以后对类似特点的人更加警醒,应该能够减少无谓损失。

肖非点头,“以后要再有院士校友上门,咱也别客气了,直接检查。”

林薇忍不住想:话说的没错,但他这么直接,不是当众打脸么但看祝院长也没有变色,觉得也许自己太敏感了,祝院长未必有这么小气,即使有些不快,非常时期,听了也就这么过了。

季师兄想起什么,转头对林薇说,“对了,我也跟他们交流了我们这边的情况,尤其是林薇你的经典案例当然小师妹的也说了,只是做了一些细节处理。”

大家但笑不语,林薇的案例但说无妨,王娉婷那个肯定要做后期处理,不然这么一当众跟院士打情骂俏的奇葩,真说了,岂不是丢脸丢到国外。

林薇想不到自己情急之中的一句话被拿来反复念叨,有些不好意思,另外又想:电台的作用居然不只是接收,还能交流啊,这算是与国际接轨了吗

据季师兄说,h大的小组对他们的案例表示了高度肯定,还建议要不要集中力量,合作编写一套题库,可以作为筛查z0的工具,针对不同学术背景的z0有的放矢,争取一针见血,多快好省的鉴别z0。

林薇黑线,之前在招待所试出徐校友那会,她也有过题库的想法,但完全当做黑色幽默,在脑中打了个滚就放过了,想不到还有可行性

季师兄接着说,“h大小组担心的是,z0是第一批丧尸,但绝非最后一批,既然b国已经失控,那么其他的丧尸也会前后脚离开,去往世界各地,包括a国”

他停顿一下,加重了语气,“当然,也包括我们这里。”

作者有话要说:白字防河蟹,不影响看文吧。。

第49章 资源

接收到这个信息,大家沉默片刻,心情有些沉重。其实客观来说,他们算是相当幸运。蒋院士发作时基本限制在报告厅,再加上有军队及时赶来救助,没造成太大伤亡。后来的徐校友一行,也是有惊无险,及时扼杀在萌芽阶段。更别说林薇目睹的那一幕,很多人并没有亲眼见识过。

更重要的是,他们第一时间躲到基地,吃住解决了,防卫安排了,之后这几天并没有吃太多苦。说的难听一点,他们反而因祸得福,直接成了这个基地的高层,比起大部分基地“平民”,甚至没有机会进基地的人来说,简直是一路开挂。

但好日子不可能一直有,h大小组带来的消息,其实也不是多么绝密,只要冷静下来稍加分析就可以得出,他们直到别人提醒才警觉,是有点太过放松了。

仿佛为了弥补,众人都稍稍收敛几分闲适,认真的参与进来。

祝院长看大家的表情太过凝重,便打破沉闷,“这个消息很及时,在没有进一步资料之前,需要提高警醒,争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个话题就算暂时带过了,毕竟要讨论的东西比较多。

“资源的方面,陆铭你来说一下。”

林薇不不期然想起卫组长的打探“我看祝院长经常跟他商量,倒像他对这基地更熟悉些”

是,自从他们住进基地,关于资源的问题,基本秘而不谈,大家都是聪明人,知道这个问题不简单,牵扯太多,反而抹不开面子直言不讳,索性装聋作哑。

这个问题,就连林薇私下都没有认真问过陆铭,一来也是所谓的“避嫌”,二来多少仗着自己有空间,里面有田有林,有鸡有鸭,吃喝不愁,就算怎样怎样,她也可以怎样怎样

现在祝院长把这个放到台面上,不知陆铭要怎么回答说的太细,难免应了卫组长那句“比祝院长还熟悉些”的猜测,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但如果缄口不言,显然达不到祝院长的本意。

陆铭说,“祝院长的做法是对的如今人多起来,当然要节约资源。这是节流的方面,另外也要开源。末世不知何时才过去,也许以年为单位,基地的资源可能撑不了那么久,要早作打算。”

林薇稍稍放心,觉得他回答的还算巧妙,先把祝院长拉出来当旗帜,然后避过众人关心的具体数字,模糊为“以年为单位”,这就留下了余地资源是撑不了一年两年三年呢还是五年十年既然在座的都明白未雨绸缪的道理,多半也就踩着低限,把这个数字定在“一年”了。

一年的资源,或许更短,既可让人得到基本的安全感,又不至于肆无忌惮浪费资源,算是处在一个微妙的平衡中,希望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众人大概明白这是能知道的极限,也不再纠缠这个问题,转而纷纷出谋献策,关于如何开源

在座的以科学工作者为主,讨论起来也是有条有理。

资源分两类,一是现成,二是养成。

现成的资源,可以来自投奔者的贡献,也可以来自对资源点的“扫荡”。而养成的,则可能需要回归种田时代,靠天吃天,靠水吃水,充分利用基地的地面和地下自然条件。

目前来说,最有效快捷的方式,自然是扫荡资源点。学校附近的超市、小卖部扫荡行动早在末世第二天就进行了,那么现在就需要把范围扩大,甚至可能需要超出基地防卫的外围线。

光说不够,祝院长摊开一张城市地图放在桌上,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建筑名称,大家仔细搜寻着可能漏掉的资源点,甚至用彩色小旗子插上去标记,男的都有点激动,仿佛来到战争年代。女的这边又有一些其他关注,比如汪莉莉就对那几家奢侈品店念念不忘。

卓然忽然指着地图上的某处,“爱心宠物店dogscats first让我去让我去上次没扫荡过我记得,我要去那里,看看还有没有幸存的小动物,把它们救回来。”